融入现代记忆的吴世恭身处天启末年,他身不由己地上了魏忠贤这条破船。
在明末,朝廷内有党争,外有造反。疆域边,后金兵虎视眈眈的恶劣环境中,他不懂历史进程搞投机;不会发明创造金手指;没有王霸之气英雄投;不能剽窃诗词骗佳人。
他在崇祯上台以后如何自保呢?他在明末的黑暗的官场中如何周旋呢?他在出了京城以后,如何在农民造反大军和后金大军中生存发展呢?他在没有任何历史知识的参考下,如何行走呢?
他只有靠着一股光棍作风,硬生生地在明末动荡的年代中走出一条风云之路。请关注他曲折的人生。
第1卷 闯京城
第1章 人生总有惊喜
吴世恭从昏迷中缓缓醒来,头疼的厉害,好一阵才渐渐有些平静。刚想坐起,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脑海中“轰”的一声,有什么东西突然炸开,接下来就是一片空白,身体又是不由自主的瘫倒了下去,在昏昏噩噩之中,吴世恭感觉到脑中好像是被陌生人的思想和记忆侵入,许许多多画面和记忆在脑海中滑过……
自己竟然没死?或者说已经死了,灵魂穿越到了明朝一个也是叫吴世恭的人的身上。但不管如何,能够活着,或者说能够再世为人那就好。看样子人生真的总有惊喜啊!吴世恭不禁有些小得意。
吴世恭不禁想大声欢呼,又感觉到一下子找不到什么词语能够表达自己的喜悦,如果勉强找句话来吧,就是那句:感谢上天给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啊!不过,这话总让人感到有些说不出的别扭。
前世的吴世恭是一个黑帮老大。当时和一个叫秦白的兄弟一同逃亡。没想到,秦白是个卧底。走投无路之下,吴世恭迎着警察的枪林弹雨,冲了过去……
吴世恭闭着眼努力搜索了脑海里的资料,过了好一会,才惊讶地睁开了眼睛。被穿越的那个吴世恭的资料太少了。“难道老天就大发善心给了我一张白纸,让我做最美最绚烂的图画?”吴世恭忍不住自嘲地想道。
应该说,吴世恭穿越得还不错。这辈子的吴世恭出身在京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城(明朝有两个京城:北京和南京)的一个勋贵家庭。就是恭顺侯吴家。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自己只是个庶子,也就是俗话说的:小老婆养的。而且那个吴世恭过的日子过得确实也象是小老婆养的。
因为每年祭祖要背诵家谱,因此吴世恭对恭顺侯吴家的历史那是倒背如流。不过作为一个世代罔替,与朝同休的豪门世家,恭顺侯吴家确实也有着光辉的历史。
远古的神话传说提了没意思,上古的祖先为成吉思汗站岗放哨的吹嘘也没什么好提起。为什么要说成吉思汗呢?当然是因为恭顺侯吴家祖上是蒙古人。其实从爵位的封号就可以看出,吴家就是归顺明朝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吴家第一代归顺明朝的祖上,他的名叫把都帖木儿。真是很怪很长的名字,如果在现代哪一个作者用这名字作为主人公写小说的话,在起点上一定可以合法地骗取不少稿费。
这个蒙古汉子把都帖木儿见大元朝的气数已尽,大明朝王霸之气光芒万丈,就很识时务地归顺了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对其归顺大悦,特恩赐把都帖木儿改汉姓名为吴允诚,吴家就是这么来的。之后,吴允诚可谓终其一世对大明朝忠心耿耿,为大明朝的边疆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明成祖朱棣册封为世代罔替的伯爵——恭顺伯。
之后到了土木堡之变。当时吴允诚已死,他的儿子吴克忠(嗣爵)与其弟吴克勤,侄子吴瑾陪着被明朝首位臭名昭著的大太监王振忽悠地御驾亲征的明英宗出征。明军在土木堡遭受惨败,军队溃散逃跑。
可这时,吴克忠、吴克勤和吴瑾三人的蒙古汉子的血性上来了,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九死一生的后卫任务,阻击同文同种的蒙古大军。吴克忠和吴克勤先后不幸战死。吴瑾倒是好命被抓后逃了回来,有着当年李广的风范。因吴克忠无子,由吴瑾嗣爵,因为吴家的突出表现和重大牺牲,被加封为恭顺侯。
但吴瑾的好运似乎用完了。吴瑾因为明英宗的信任被授予把守皇宫(就是现在的故宫)大门的重任,并掌管皇宫大门的钥匙。可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太监王振倒下了(在土木堡之变中被明朝将领杀死。对!没看错!是明朝将领,不是蒙古人),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太监曹吉祥站了起来,看样子明英宗有吸引臭名昭著的太监的潜质。
曹吉祥和他的干儿子曹钦要造反,因为和吴瑾有亲戚关系,事先曹钦把造反的消息告诉了吴瑾,让吴瑾帮助自己打开皇宫的大门。可听到消息以后,吴瑾来不及向明英宗报告。这时,吴瑾那蒙古汉子的血性又上来了,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毅然决然只带着五六骑与反贼血拼,光荣战死。
恭顺侯吴家也因为前前后后几代人这么多的功劳真正得到了明朝皇帝的信任。当然,因为吴家身为蒙古人,身份的特殊,为了保护他们(就是防范他们的委婉说法),吴家也就不再把守边疆,在京城定居了下来,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
经过几代的养尊处优,勋贵间通婚,文化的教化,到了吴世恭这一代,不要说蒙古人血脉稀释得都几乎没有,从相貌上,从日常行为里,吴家也几乎没有什么蒙古人的影子。刀马枪弓当然全部放下了,四书五经拿了起来。
尤其恭顺侯的爵位传到了吴世恭他老爹吴惟忠手里,吴家虽然还有着总督京营戎事的职位,除了家中还养着些亲兵,收藏着些马匹盔甲以外(这是大明朝所有勋贵的传统),家中已经实现了从军事贵族向书香世家的华丽转型。
这一代的恭顺侯吴惟忠,有两件最得意的事。一个就是自己的儿女极多。不象现在提倡独生子女,当时子孙多是家族兴旺的表现。顺便说一下,吴世恭就是他的第十四个儿子,那如果换在清朝就是十四阿哥哩。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女儿也有接近二十个。虽然古代的小孩存活率低,但吴惟忠存活的子女也超过了三十人;另一个就是自己家庭教育十分良好,尤其是儿子成才的很多,基本上所有的儿子都有秀才的功名。甚至还有三个举人,最令人光彩的就是他的世子小侯爷吴世勋是个进士。要知道,勋贵的家庭开开后门弄个秀才的功名倒也不难,可举人和进士的功名那就得靠真本领啦。尤其是在勋贵家庭那些生来富贵,基本上清一色的纨绔子弟中显得特别光彩夺目。
第2章 一布之差,天壤之别
虽然吴家的门第很显贵,但吴世恭在家中的地位却很低。低到什么程度了呢?也就是比家中的家奴好那么一点点。甚至在某些待遇方面,还不如那些得宠的管家和丫鬟。
吴世恭他老爹吴惟忠本身长的相貌堂堂,又追求文化,全身上下很有那种儒雅的气质,这也相当符合当时大明朝的“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主流。他的儿子们也基本上长得清秀俊朗的,唯有吴世恭长得比较另类,身材是又粗又壮。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不是他老爹的种,而是他的相貌身材大都随他的老妈。
其实,因为多少有着吴惟忠的遗传,吴世恭的相貌也并不差,换作现代也算长着个硬派小生,动作明星的模样,可那长相和身材却不符合大明朝的审美观。当时的人们就认为,只有下贱的贩夫走卒才长得他那模样。外表上的缺憾也就不提了,更因为那个吴世恭的出身很低。俗语说,母凭子贵,可反过来说,母亲的地位下贱了,儿子的地位也高不到那儿去。
十八年前的某一日,恭顺侯吴惟忠到友人家中作客,醉酒后留宿,乱性把他人家中一粗壮的粗使丫头给推倒喀嚓了。几月以后,友人把已有身孕的那个粗使丫头给吴惟忠送了过来。看到这孕妇,吴惟忠吓了一跳。倒也不是因为突然有了个孩子,吴惟忠对自己的火力还是挺自信的,而是那粗使丫头长得也太难看了,身材粗壮,相貌粗糙。
按这时的社会风气,待客以美婢侍寝倒也寻常,这也算是个风雅事。可象吴惟忠这次的行为,却称得上是饥不择食了,那口碑就是……也不用多说什么了,大家可以想象。反正因为这件事的迅速传播,吴惟忠隐隐成为京城勋贵圈子里的一个笑话,让吴惟忠大失颜面。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近年来这件事才渐渐被人淡忘。可吴惟忠心中的那根刺却已经扎下了,怎么也去除不了。
对于勋贵来说,财富和势力什么的大伙儿都不缺,在这个圈子里最讲究的就是个脸面。丢脸以后,吴惟忠倒也没不认帐,把吴世恭他老妈给收了下来。可吴惟忠心里象吞了一只苍蝇一般难受。也许也明白吴惟忠对自己的看法,吴世恭他老妈倒很干脆,在生吴世恭时难产死了,扔下个儿子,做到了眼一闭心不烦。可天天面对着吴世恭这个小子,吴惟忠不能做到眼不见心不烦啊。因此,吴惟忠对吴世恭的态度基本上是视而不见。他的态度也决定了吴府其他人对吴世恭的态度。
在生活上,吴惟忠倒也没有亏待吴世恭。吃饱穿暖,安排丫鬟、小厮服侍,供应其读书都做到了。可其它的待遇基本没有。吴世恭在整个吴家侯府中的地位也十分边缘化,连住的院子也最靠近侯府奴仆们住的场所。待遇条件甚至还不如吴惟忠那几个庶女。家人的欺负就不用说了,就连有些地位高的奴仆丫鬟都或明或暗地欺负他。
因此,别看吴世恭长得高高大大的,在无视和白眼中成长起来的他十分沉默寡言,性格十分内向。不过,在逆境中,吴世恭冰一样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奋斗之心。读书——考中功名做官——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这就是吴世恭的奋斗目标。尤其是成为进士的大哥吴世勋就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从小到大,吴世恭放弃了所有娱乐、交友的时光,一心苦读,坚信自己能够勤能补拙,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可吴世恭确实不是一块读书的料。除了家中为他开后门弄了一个秀才的功名,除了家中为他弄了一个入国子监读书,肄业后可以做监生的资格,其它……也就不多说了。要知道,吴家现在可是个书香门第,无论是家传渊源,还是吴家养着的那些西席、清客,可谓是谈笑有鸿儒,他们这些专家对吴世恭读书能力的认证必定是十分权威的。但吴世恭偏不信这个邪,他不相信这些专家的眼光,偏执地坚信自己必定能够成功。也许吧,毕竟这时吴世恭只有十八岁(虚岁),人生的道路还十分漫长。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他的脑袋突然开窍了。所以,吴惟忠也就继续供养着吴世恭读书。当然,他们都没想到,吴世恭的命运确实发生了改变,但不是因为他脑袋的开窍,而是因为他脑袋的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