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真行啊。”
胡蝶一愣,不知周剑云说的什么意思,正思忖间,张石川对众人说道:
“大家各自回家休息吧。”
胡蝶顾不上思忖周剑云的话,她归心似箭,喊了一辆出租车便直奔家门。
胡蝶走后,张石川问道:
“剑云,你刚才为什么那样对胡蝶,你话里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难道不晓得吗?”周剑云没有好脸色。
“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东北失守你们难道不知道吗?丢失了东三省的张学良到了北京,你们是怎么跟他联系上的?”
“张学良,怎么回事?”
“胡蝶竟然在这个时候跟张学良在元国饭店跳舞!”
“跳舞?”张石川真的莫名其妙了。
却说胡蝶一进家门,便觉气氛不对。母亲坐在椅子上,眼睛红红的,似乎刚刚哭过,看见胡蝶,忙起身迎道:
“瑞华,你回来啦。”
胡蝶把行李搁在地上,问道:
“爸爸呢?我给你们买了很多东西。”
“你还有时间给我们买东西!”父亲在里屋恶声恶气地说道。
“怎么啦?”
母亲在一旁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爸生气也难免,好好的你跟谁跳舞不行,什么时候跳舞不好?偏偏要找个‘九・一八’的晚上,偏偏要跟那个丢掉了东三省的张学良跳舞,你说你怎么那么糊涂。”
胡蝶诧异地瞪大眼睛,说道:
“你讲什么呀,我跟谁跳舞了?”
胡少贡把一叠报纸摔在胡蝶面前,恨恨地说道:
“你以为你在北京干什么事我们不知道呀,你自己看看吧。”
胡蝶拿起一张报纸,只见报纸头版上斗大的黑体字: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看到这个题目,胡蝶十分诧异,心想: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呀,但当她看了下文之后,便大吃一惊: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关东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东北三省之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东北军之最高统帅张学良将军,彼时却正与红粉佳人胡蝶女士欢歌共舞于北平元国饭店……”
胡蝶再翻其它报纸,都是这样题目的大标题:
《红颜祸国!》
《不爱江山爱美人!》
《东三省就是这样被丢掉的!》
……
胡蝶又气又急,她大声嚷道:
“这根本不是事实!这是造谣,全是造谣!”
说罢,便大声痛哭起来。在一旁的母亲见胡蝶伤心不已,也着急地说道: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此时,距“九・一八”已有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东北大举推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除了锦州、哈尔滨等少数城市外,东三省几乎尽沧敌手。
日寇的暴行,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而10余万东北军竟然不战而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乡沦丧,自己的亲人受辱,更使国人气愤。推根及源,东北军不事抵抗的原因肯定在于其统帅张学良。
而张学良之所以不予抵抗,主要因为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中央政府不同意,失去中央政府的支持,若要抵抗,东北军必定陷入孤军作战,实力将会消耗殆尽,因而,张学良的退却也含有保存实力的考虑。
当“不抵抗将军”的“头衔”牢牢地被国人加在张学良身上之时,张学良已懊悔不已。但苦于陆海空副总司令的身份,无法向国人说明真相,好在军队还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张学良渴望有朝一日能向日本侵略者讨还血债。
日本在兵占中国东三省大部地区之后,为瓦解张学良及其所部的斗志,也曾拉拢过张学良,被张学良严词拒绝。对于张学良的存在,日本侵略军还是有所顾忌的,为了彻底搞垮张学良,同时为了转移中国人民的视线,日本特务们设计了暗箭伤人、造谣中伤的毒计。
用什么方法可最快地搞臭张学良呢?熟谙中国历史文化的日本特务也知道,在中国要使一个名人的名誉扫地,最快捷的办法是从其私生活入手,私生活中又以男女关系最易得手。所谓自古红颜祸水,说的就是每个失败的男人特别是政要的身后,必定有至少一位美丽妖艳却心地歹毒的女子。
具体到张学良身上,就是要“造”出这样一股“祸水”,使人相信,张学良乃是受其蛊惑,而“不爱江山爱美人”,这样就能售其奸,使张学良背上这个黑锅从此抬不起头来,也使得中国人民的抗日怒火转移到对张学良这位不抵抗将军的怨恨上来,这是一个十分恶毒的一箭双雕之计。
因时间紧迫,要把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归结到某位红颜身上,倒是得找到一位大众熟悉且公认的漂亮女人才行,要是交际场中的名女人则更好。
此时,正值“明星”外景队开赴当时张学良疗病所在的城市――北京,那外景队中当红影星的胡蝶就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于是,经过精心策划,由日本通迅社煽风点火,四处散布,“九・一八”之夜,东北军统帅张学良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于北京元国饭店的传闻不胫而走。接着,传闻越发具体,有些报纸还“披露”出胡蝶与张学良如何由跳舞而相识,进而过从甚密,张赠胡以巨款等细节。
尽管“九・一八”之夜,“明星”外景队尚在天津,但一般人早就怨恨张学良的不抵抗,在听到这些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后,谁又会去仔细考证真伪,大多信以为真,即使有所怀疑,但亦至少会认为或许有其事,无风不起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可就苦了无辜的胡蝶,这一次胡蝶是在毫不知情毫无关系的情况下被卷入风波的中心。她在北平时尚蒙在鼓中,不知如此可怕的谣言在流传,当她随外景队返回上海,骤然听到关于自己的如此恶毒的谣言,惊得目瞪口呆,惊慌失措。
连胡蝶都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更不要提她母亲了。所以当胡蝶大喊是造谣时,她母亲急得不知所措。就在这时,潘有声走进门来,和胡蝶父母打过招呼之后,走过去站在胡蝶身边说道:
“瑞华,我知道你绝不会做那种粗涂的事的,这肯定是有人在造谣。”
胡蝶感激地看着潘有声,一时说不出话来。
此时,张石川、洪深、郑正秋、周剑云等敲门进来。胡蝶擦干眼泪问道:
“张先生、洪先生、郑先生、周先生,你们怎么来了?”
周剑云走上前去,扶住胡蝶的肩说道:
“对不起,我在车站错怪了你。我是回去听石川兄说出真情,才知你是无辜的。”
原来张石川和洪深回到公司,便听到有人议论胡蝶,一问周剑云和郑正秋,才知此事。张石川当时便愤怒地说道:
“纯粹是谣言!纯粹是谣言!‘九・一八’发生的时候我们还在开往天津的火车上呢,胡蝶怎么可能在元国饭店。”
周剑云等人这才如梦方醒。
郑正秋想了一下,说道:
“双包案之事我们先放一放,我们赶快到胡蝶家去一趟,一是向胡蝶父母解释一下真实情况,二是防止胡蝶遇到这样的事想不开,闹出大麻烦。”
胡蝶父母听完张石川的解释,一时间也目瞪口呆。胡父连连说道:
“这是从何说起?他们为什么不顾事实竟胡乱造谣呢?”
潘有声舒了一口气,站起来说道:
“我早预料到瑞华是不会干这种糊涂事的,但他们为什么要败坏瑞华的名声呢?”
“恐怕这样苦心经营出这样一番故事并不是针对胡蝶的。”周剑云若有所思地说。
“剑云说得是,我看这事一定与张学良将军有关,他们可能把矛头对准张学良将军的。”郑正秋接着说道。
但为什么把矛头对准张学良,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因为他们毕竟离政治太远,不知道张将军的不抵抗与中央政府有关,更想不到这事是日本特务所为。
几人谈了一番后先后离去,潘有声留下来陪胡蝶。胡母由于知道女儿并没有干这糊涂事,宽了心,便去准备饭菜,胡父也走回卧室,独自去思考这桩事件的来龙去脉。
胡蝶含情脉脉地望着潘有声,说道:
“有声,你真的相信我吗?”
“瑞华,你这是说到哪里去了。我跟你交往的时间也不短了,我还不知道你的为人,你不要多虑。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此种捕风捉影之事要不了多久自然会水落石出,雨过天晴的。”潘有声坐在胡蝶身边,剥着一个桔子,坚定地说道。
胡蝶望着潘有声,觉得有这样一个恋人真是自己的幸福,她多想在他温暖的怀中躺下,她多想抱住潘有声,说一句我好爱你。但此时的情况已容不得胡蝶对他流露出太多的柔情,她必须面对的是国人的议论。
胡蝶想了想说道:
“有声,也许我应当在报纸上发表一个声明,把事情真相告诉国人。”
“登报声明也是一个办法,但我怕事情会越描越黑。”潘有声接着说道。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依我之见,不如静观事态发展,不到必要的时候,无须去分辩。”
胡蝶听完潘有声的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心清安定下来。
然而,事情并非像潘、胡想像的那样会慢慢水落石出。日本特务见其计成功,更加变本加厉,不仅将胡蝶的照片和张学良的照片并列报端,而且还造出张学良馈赠胡蝶十万之巨款的谣言,于是新闻界议论纷纷,义愤中的国人难免轻信,舆论对胡蝶的指责不绝于耳。
1931年11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刊出广西大学马君武有感于此而作的打油诗二首:
马君武感时近作
哀沈阳二首
赵国风流朱五狂,
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家,
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