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 高庸(武侠)
作家高庸
清晨,薄薄的雾,挂满林梢。括苍山麓的飞云禅寺中,梵唱初歇,早课方罢。寺侧一片茂密的紫竹林旁,有一栋依山而建的客房,客房不大,但雕栏曲廊,十分精致,房中设着一榻一几,桌上残烛将尽,流了一桌烛油,一个身着蓝色儒衫的少年,正痴痴地立在窗前。那少年大约有二十一二岁,一双朗目清澈如水,两道剑眉斜飞人鬓,丰神俊逸,意态轩昂,然而,在他那英俊的眉宇间,却似被一层深重的愁容所掩,显得有满腹难以排遣的心事
雨越下越大了。空街寂寂,夜已深沉。只有宏发当铺屋下的“当”字木牌,还在寒风中摇晃着。街上早已行人绝迹,但这宏发当铺非但店门未闭,店里仍灯光雪亮。那平时像病鬼似的老朝奉,此时却精神奕奕,瞪着两眼,瞬也不瞬地望着大门口。他在等什么?这凄风苦雨的寒夜,谁还会来典当呢?门外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格前雨滴,如泣如诉。远处更鼓已敲罢了三更。老朝奉似乎有些失望,叹口气,哺哺自语道: “奇怪!奇怪!”第二声“奇怪”余音犹未毕,柜台前突然多了两只手,一个沙哑低沉的声音接道:“老人家,请帮帮忙。”那是一双黝黑而结
人,都做过梦。梦境大多是离奇的,许多平时绝不可能发生的事,在梦境中会一一发生;许多平时绝对无法实现的希望,在梦境中会一一实现。你一定做过各种稀奇古怪的梦?我也做过。你一定曾在梦中遭遇过种种荒谬怪诞的际遇,经历过各种各样使你悲欢怒惧的情景?我也一样。然而,你和我,甚至任何人,都绝对没有做过这种不可思议的“怪梦”…
已经是阳春三月了,五台山巍峨的山岩上还集着厚厚的一层白雪,远望过去,正像一个深沉衰迈的老年人,在那本已银色的稀朗头发上,又加上了一顶纯白的帽子。寒冽的山风呼号着,从这个山头卷向那个山头,每一处峡谷峻峰,仍旧一片白皑皑的银色世界,严冬虽被春风驱离了城市和平原,却顽强地逗留在深山丛岭中
谁也想不到,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的霉雨,今天突然放晴了。更想不到的是,被誉为武林第一美人的徐红玉,居然肯下嫁罗天保。论家世,燕京徐家是武林世传,侠名满天下,久受同道敬仰尊祟,太行罗家不过是近年才崛起的豪门,声名在正邪之间,正道人士不屑与交,邪派人物敬而远之。论年纪,徐红玉才双十年华,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罗天保却已六十出头,足可做她的祖父有余。
和暖醉人的南风,吹绿了终南山成顷的林梢,山麓下一望无际的野草,又欣欣然从泥土中钻出寸许嫩芽,山林间鸟鸣燕语,大地一片蓬勃生机。万物都是顽强而坚韧的,跌倒了再爬起来,枯萎了又振奋起新生,毕竟这世界是个值得眷恋的地方,不然,何来那许多生生不息,挣扎着要活下去的生命呢?
“牛肉面每碗纹银二十两。”这张崭新纸条儿,红底黑字,就贴在“洪记面店”的白粉墙上。二楞子硬着头皮把新价纸条张贴出去,心里就一直在嘀咕这年头物贱金贵,一条又肥又壮的大黄牛,市价也不过十来两银子,一碗牛肉面竟卖二十两纹银,谁会吃呢?可不是吗?从清晨开门到现在,整整一天了,店里始终冷冷清清,门可罗雀,除了几只苍蝇在炉灶上伸懒腰,半碗面汤也没卖出去。
这是一个被大海包围的孤岛。拍岸的浪花,连成一条白线,划分出两种不同的境界,一边是茫茫大海;一边是辽阔的沙滩。近岛的海面上,飘浮着一艘陈旧的小船,船上唯一的风帆已经破损不堪,桅杆也齐腰折断了,斑剥的船漆,破裂的船舱显示这艘小船,必是饱受海上狂风巨浪无情的摧残,历经无数艰苦的奋斗,才能渡过大海,抵达此地。然而,奇怪的是,船上空空荡荡,却看不到一个人影。
烈日当空,万里无云。双槐驿几乎要被火毒的太阳烤焦了尘,每一粒泥沙都是滚烫的。除了驿站石屋前那两棵高大的槐树,不到半点绿童。金三太爷就坐在槐树树荫下。在他身后,并排站着四个剽悍的年轻人,同式的白色麻纱短衫,白丝绸扳裤白布护腿,白皮莆靴,甚至头上的斗笠和肩后的剑穗,都是一色雪白。尽管风抄扑面,骄阳似火,四个白衣人的身子,仍然挺得橡标枪一样直,八只眼睛,眨也不眨瞪着由西方延伸过来的黄泥古道。
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绕过山坡;临河倚山,建着一片广大宅第。岸边几丝垂柳,河面一架小桥。荡漾的碧波中,倒映出巨宅门前那七级石阶和两尊高大的石狮子;黑漆大门,紫铜吞口,以及门檐下“积善之家”四个灿烂金字的横匾。时当炎夏,骄阳如火。靠东院墙边,蕉荫掩映下,有一间精致的书斋,七八名少年正摇头晃脑吟诵着诗句。上首坐着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塾师,双目半睁半闭,似在养神,又像在打瞌睡。窗外艳阳高照,学生们衣衫都快被汗水湿透了,只有那老塾师怡然端坐,阖目静心;虽然穿着一件厚厚的夹袍,额上竟连一颗汗水珠也没有
晖拨开迷漫的浓雾,露出了挺拔雄峙的百丈峰。随着浓雾的消失,周遭的景物,也逐渐开朗清晰,百丈峰上,杂草丛生,荆棘遍野,怪石嶙峋,古木参天。微风过处,寂然的旷野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衣袂飘风声响。一条迅速无比的人影,从山下飞掠而上,兔起鹊落,片刻间,便抵达半山腰一处空旷场上,人影倏然一顿而敛,现出一个面色苍白,大腹便便的年轻少妇。那少妇穿一袭松宽的紫色罗衫,头挽松髻,肩后剑穗飘拂,因为腹大如鼓,又经过一阵急迫的奔驰,显得已有几分疲惫,但从她苍白的面庞和锐利的目光中,却透射出一片坚毅刚强的神色。
旁边还有五个较小的字“不归谷主题”。梅三丰连着念了好几遍,才自言自语地说道:“好怪的名字,‘不归谷’,天下莫非还有能进不能出去的山谷?哪个相信。如今我梅三丰携环带图而来,自难止步,岂能不入?……”他说到这里,不知领悟了些什么,扬声大笑道:“这位谷主,堪称可人,最后这句中人心病,进谷事了,自然是‘不如归去’,聪明啊聪明!”话声刚歇,他已腾身而起,流矢般射进谷中,谁知自此武林中江湖上,就再也没见此人,不归谷难道当真有去无归?梅三丰后来如何,这谜样的怪事,直到…
泰山观日峰的平台上,有一座青石堆成的孤坟。坟头向东,正迎着旭日巴辉。坟尾朝西,沐浴在夕阳温柔的拥抱之下。坟前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代大侠罗伟之墓。罗大侠十六岁名扬天下,十七岁死于东岳,他曾为黑暗笼罩的武林,带来一线曙光,虽然光亮仅仅那么短暂,但他却是武林蒙尘十五年以来的第一人。”碑文没有下款,故不知是何人所立。每年,总有那么一天,会有劲装负剑的武林健者,悄悄踏上观日峰,为它拔草堆土,洒扫祭祀,在坟前插上一炷香,或者供上几样鲜果。
朔风凛冽,雪花飚扬,一夜间,染白了九峰山馋岩峻岭。破晓时分,雪停了,天际彤去弥漫,寒意反而更见浓重。就在这冰封雪裹,万物蛰伏的时候,峰腰雪地上,却出现了两行浅浅的脚印。那些脚印参差不齐,略显凌乱,正逐渐向峰顶婉蜒伸展,脚印尽头,是一支为数三十人的奇特队伍,其中有轻裘博带的鹤发老叟,有劲装疾服的江湖豪客,有仙风道骨的星冠羽士,也有百衲缁衣的佛门高僧,人人携刀佩剑,神情凝重,左臂上,都缠首一条黑色丧带。走在行列中间的,是一名十七八岁秀丽少女,麻衣棘冠,一身重孝,手里捧着一个红木小盒,苍白的粉颊上,泪
黄梅天,正下着毛毛雨。湘北云溪镇外狭窄的土道上,蹄声得得,驰来一匹枣红色的住马。韦松踞坐在马背上,不时引颈眺望前方,下意识地总觉今天马儿好像特别僵,慢得使人心烦,使人心跳。离开家整条十年,十年荒山冷月,埋头苦练,熬过多少难耐的乡愁,度过多少寂寞的黄昏,十年虽不算长,但对二十岁的韦松来说,却几乎包括了他整个欢乐的童年,十年未见,母亲的鬓角上,不知又添了几许白发?屋前那株垂柳,应该又到发芽变青的时候了。还有爹爹的风湿病,不知会不会轻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