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扫黄一线(性战争) 第50节

点击:


方剑闻言,向着明晃晃的太阳看了一会儿。仅仅一会儿,就感到受不了,立马放弃了。

方剑说,“大舅,不能看太阳的,很刺眼。而且,我现在,看不清东西了。”

大舅笑道,“你现在还不行,没有到那个火候。”

“那什么时候才可以呀?”

“中成之后。”

“啊?还有中成?”

“是的。当你小成之后,接下来应该进入第二步。在这一步里,你要看风,盯着风看。起先可以盯着小风看,然后才是大风。当你的眼睛在狂风中持续几个钟头,坚持不眨一下的时候,就算中成了。”

“哦,这么难哪!”小方剑叫苦道。

“是很难。要是容易了,谁都可以做得到,那大家都成武林高手了。呵呵。”

方剑不说话,皱起了眉头。

“要不,你就别练了。我看你没有那个毅力。”大舅用了激将法。

“不。我要练。”方剑坚决地说。

接下来大舅就教他练习眼睛的具体方法。

……

练习暗器的第三年,方剑开始跟大舅学习太极推手。这是太极拳的高层功夫,近似于实战。通体练习,方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的理解,太极功夫有了很大提高。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转眼三年又过去了,方剑的暗器功夫终于小有成就。酒杯石子,皆是暗器。随手掷出,十有九中。

方剑的眼睛当然还没有达到大舅所说的境界。大舅说,要达到那样的境界,没有十年八年,根本别想。

大舅说八年前我跟着一位高人学习暗器功夫,那时他教我练眼的方法,可是我居无定所,漂泊不定,到现在也还没有炼成。我的水平,现在也只是属于中成。

方剑听罢,内心感叹不已。心说自己以后一定努力,争取练到大成的水平。

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方剑又跟大舅学习散打。练习散打才发现,原来的武术套路竟然都是花架子。这时候也对大舅原来说的一句话有了自己的理解。那句话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好似无指南。

方剑想,“武术套路与散打之间,就是‘功’与‘拳’的关系。套路是拳,是指南。散打是功夫,是应用。”

方剑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大舅听,大舅听后哈哈大笑。

大舅说,“你对武功有了自己的理解,说明你的武功又进了一层,可喜可贺。可是你对拳与功夫的理解,还是有些狭隘。事实上,武术套路和散打都可以理解为拳,而功夫则可以理解为你练习武术的火候和达到的境界。这样说你可能不大理解,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你在散打中出拳的速度,力量,拳头的硬度等内容,就属于功夫一类的东西……练拳当然对功夫有助益,但功夫也有一些特别的训练方法。比如我教你练习打沙袋,打千层纸,这些都是练习手上功夫的。叫你在山间小路上快速跑,腿上还绑着沙袋,这些是练习腿上功夫的。这些,难道你都忘了吗?呵呵。”

方剑听大舅一番话,不由暗暗惭愧。

从此练武更加卖力,学习练武两不误。

高中期间,除了寒暑假,他还经常利用周末到神牛山。一来看望大舅,二来和大舅切磋技艺,相互喂招。像推手和散打这类对抗性很强的实战功夫,一个人是练不出什么水平的。

到了高三,因为面临高招,去神牛山的时间才少了一些。

俗话说,“穷文富武”,习武是很花钱的。方剑的父母为了支持他习武,把家里所有的钱都花了出去。每年他看望大舅,父母要准备礼物。他习武劳累,体力消耗过大,父母就给他买肉买奶粉买鸡蛋补充营养。再加上他还要上学,上学还需要大笔的学费,杂费,书本费,如此等等,把父母折腾的够呛。

高中三年在县城上学。吃住都在学校。三年下来,家里的钱就被他彻底掏空了。

方德和杨澜只是一对普通农民,每年靠三亩地维持生计。尽管他们为了方剑,努力挣钱。在家里又养猪又养鸭,还开了一个代销店。但是单凭这些,又能挣多少钱呢?

高中毕业那年,方剑出师了。大舅对他说,“我所会的功夫,现在一点不剩,全部传授给你了。接下来,就全靠你自己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以后你可以自己揣摩,自行参悟。你的潜质很好,将来应该比我强。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令我失望。”

107 叛逆

这一年高考,方剑很想考警察,但是面对父母发愁的眼光,他退却了。最终他选择了一个师范类大学。

大学四年,他没有丢掉大舅传授的武功,但是却对大舅的教诲产生了怀疑。

在这个思维活跃,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出现的大学校园里,他的单纯朴素的思想被逐渐改变,一些传统的,带有农民色彩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淡化。

但是有一条却始终牢记,不敢有丝毫淡忘。这一条就是;绝不在人前显露武功。

大学四年,没有人知道他身怀绝技。

这好像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和古时候以女儿身代父从军,在男人堆中混了十二年而不被人发现的花木兰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我们,却经常因为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压力,忽视了很多生活中的细节。这细节的背后,往往就隐藏着许多让人目瞪口呆的秘密。

大学毕业,方剑主动要求回了家乡,他是独子,父母为他付出那么多,他要回报。

可是当一个默默无闻,固守贫穷的教师,却不是他最终的愿望。

他苦恼地想,为什么要“贫贱不能移”?贫贱了就得移!易经上说,“穷则变,变则通。”这是人生的哲理,生命的智慧。做人,为什么要放弃这真正的哲理,天大的智慧,却去选择那些荒诞不经的逻辑呢?连老百姓都知道“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可见这句话是多么不得民心,多么没有群众基础!幸亏老百姓知识浅薄,没有听说过这句话,否则非将此话发明者骂一个狗血喷头不可!

方剑想,“贫贱不能移”这句话是孟子说的。他说这句话的本意是希望人们做人要讲原则。为了原则,哪怕贫贱也在所不惜。这个出发点本身不错,无可厚非,事实上这句话历来被人称道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可笑后世许多凡夫俗子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理解孟子的本意。又震于圣人的鼎鼎大名,胡乱引用,以讹传讹,曲解了孟子这话的本意。在他们那里,这句话竟然成了要求人们坚守贫贱,为贫贱歌功颂德的金字招牌。真他妈荒唐可笑!

好像大舅也属于这类人。他这个人,因为见义勇为,失手误伤人命,一直过着逃亡的生活,与外界沟通较少。他不知道,现在的世界,究竟成了什么样子!他批评世人反对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话,说明他赞赏死要面子。当时听他这番教诲的时候自己才六岁,不谙世事。现在上了大学,干了工作,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很自然,就觉得这话有问题。

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方剑想,“看来大舅的思想有些问题,我不能完全按照他的意思去做。”

这么想的时候,便少了些对大舅的盲目崇拜,找回了一些自我。

当然,崇拜一旦减少,感情上也产生了一些距离。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没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呆在一起就有些别扭。因此故,方剑自从上大学以后,就很怕去天柱峰看望大舅。

事实上,自从方剑上了大学之后,杨斌也经常不在家。他经常假扮道士的模样,四处云游,居无定所。浪迹江湖,寄情山水。他装扮道士久了,渐渐地就产生了错觉,觉得自己还真是个道士。

当年杨斌为了躲避公安的抓捕,逃上了人迹罕至的天柱峰。到了这里之后,就想在这里长期住下去。为了遮人耳目,他到天柱峰不久,就在自己的山洞下面垒了一个鸡窝大小的房子。由于没有神像,就用黄纸写上太上老君的神位。还煞有介事地买来一些檀香,每天燃上一支。袅袅青烟中,偶然上来的山民们敬而却步,俯首膜拜。而他,也在山民们尊敬的眼光中变得可亲可敬。

中国老百姓深信:山高有神仙,水深藏蛟龙。方剑的大舅通过这样一个鸡窝般的东西,轻易地在当地老百姓当中站稳了脚跟,成了一个能够和神仙说话的神灵守护者。

从武林高手,热血男儿,到四处逃亡,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逃犯,再到无可奈何,避世隐居的假道士。大舅的人生,真如一成虚幻的梦。

方剑想,“大舅,你这一生,值吗?你嫉恶如仇,行侠仗义,可是你得到了什么?你的那些原则,在现代社会里,合适吗?你还有必要固守自己做人的原则吗?”

108 难得心静

方剑到了天柱峰大舅的山洞前,叫了一声大舅却没人回答。于是便走进去。大舅果然不在洞内。四周看去,洞中的粮食所剩无几,大舅的床铺上面落着一层灰尘,显然好久没住了。再看大舅用过的锅碗瓢盆,上面也是厚厚的灰尘,好久没有用过的样子。方剑想,“大舅别是不在家吧?”这样想着,回到外面去看。只见灶台陈旧,上面由于烟熏而变黑的地方都被风雨冲刷淡了。灶膛里没有柴火,连柴灰都没有了。

“果然是出去了。”方剑伤心地想,“怎么这么着急出去呢?为什么不在家等着我?”尽管自从大学以来,他的思想和大舅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他依然爱着自己的大舅。就是这个大舅,细心地传授自己武功,使自己成为不为人知的武林高手。这番功德,恩同再造。在他眼里,善良慈爱的大舅和父亲没有什么两样。

在洞里转了几圈,触景生情,感情益发黯淡。他伤感地想,“几年了,我都在外面瞎转悠,为了将来,苦苦打拼,到现在功不成名不就,却又忘记了孝敬大舅,冷淡了他。我他妈真是没良心!”想到此,内心便深深地自责。这自责折磨着他,使他痛苦不堪。

伤感了半天,突然想起大舅和自己有一个不为外人知晓的秘密,这秘密是大舅床铺下面的一个小石缝。

于是马上动手,掀开大舅的床铺,找到那个小石峰,将手指伸进石峰,双臂用力,掀开了那块石头,石头下面,果然藏着大舅的一封信。

方剑拿起那信,心中高兴,如获至宝。连忙展开观看。

信上说,“剑儿你好,我在此久居,心中烦闷,愈要四处云游,又恐你上山看不倒我。失我音讯,心中牵念。特此告知,望勿牵挂。大舅。”信上没有日期,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写的。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