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小老板的生意经 第3节

点击:


这些特色品种到底做不做呢?下面的书店的确有这方面的需求,如果自己长期不提供这些品种,那么下面的客户会从其他的渠道进货,久而久之,客户资源就会流失。可是要做的话,又该如何规避风险、减少资金压力呢?

正文 进货篇(11)

同行不一定都是死敌,市场这么大,没有谁一个人能“吃”完。老谢找到省城其他几个电脑图书的批发大户,大家坐下来协商。他们需要老谢代理的3家出版社的产品,但和老谢一样,也不想用现金从这3家出版社进货。

共同的需求将大家联系到了一起。经过协商,大家达成共识,确定了方案:每家可互换优势产品,在出版社给一级代理的折扣基础上加1个点的折扣,互相以实洋换实洋(实洋是指图书定价乘以出版社发行的折扣,即和出版社结算的实际价格),并约定不能按相同的折扣进行批发,不得互相恶性竞争,至少保持2~3个点的利润空间。

这样一来,老谢最后的账本就变成了:

每年减少的进货成本为:

2000×20%=400(万元)

按每个月资金周转1次计算,每个月可节省流动资金为:

400÷12≈33(万元)

这33万元资金按书店一般的行规,如用来运作其他的品种,按每年30%的利润计算,每年可多赢利:

33×30%≈10(万元)

每年从别人那里换货的销售额为:

2000×20%=400(万元)

每个品种挣3个点的折扣,新增销售收入为:

400×3%=12(万元)

每年换货给别人的销售额为:

2000×20%=400(万元)

每个品种挣1个点的折扣,新增销售收入为:

400×1%=4(万元)

老张现在每年增加收入:

10+12+4=26(万元)

正文 进货篇(12)

老莫心得:

商业运作现金为王,但一个企业的资金总是有限的,如何用好现金,永远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用最少的钱来做最大的事,这就需要在每个环节上控制现金的支出,尤其是在一些常规项目运作中,如果能用不同的进货方式、结算方式来减少现金支出,将会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困扰食堂小老板的进货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

食堂由于进货频率高,所进的货大多也没有什么质量标准和可参考的价格,所以很难管理。但是小生意中往往隐含着大智慧,食堂的小老板也有自己的经营诀窍。

老李在广东打了几年工,省吃俭用攒了一些钱,但总感觉打工没有钱途,只是挣几个辛苦钱。再说,一个人在外地生活也不方便,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法照顾。思量再三,他决定回家乡找点可靠的生意,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说来也巧,老李的爱人所在的学校食堂正在招标,老李心想:“这可是个好机会,这所学校有3000多个学生,总共才设2个食堂,食堂的客源稳定,生意也简单,只要请二三个好一点的厨师,将饭菜做得好吃一点、卫生一点,学生们不会太挑剔的。”于是,这个学期老李承包了这所学校的食堂。

可做了还不到3个月,老李就差点坚持不下去了。他本想自己也是个见过世面、读过书的人,哪知隔行如隔山,以前想象的和现实完全是两回事,当食堂的老板比做小工还要累,不要说平时各种琐碎的小事,光是每天买菜的事,就将老李搞得心力交瘁。

老李办食堂前,就有朋友提醒他:买菜可大有学问,控制不好,买菜的人要吃回扣,每天吃个二三百元,一年下来,老板的钱让买菜的人赚走一半,老板成了为买菜的人打工了。老李也认为食堂采购是食堂管理的重点,于是他亲自上阵,每天骑着三轮车去市场买菜,或者让自己的老婆抽空帮忙买菜。这样一来,成本是控制住了,但老婆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现在还得兼职买菜,一周下来,累得爬不起床。老李看了很心疼,只得自己天天去买菜。除了买菜,食堂每天还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自己来处理。本来,老李想轻松一些才承包了这个食堂,可没想到比打工还累。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正文 进货篇(13)

老李首先想到的是让他的丈母娘来帮忙,专门负责买菜。但他发现,从此以后他的小姨子和小舅子家里就不用买菜了。看来,买菜的事找亲戚帮忙也不可靠。连自己的丈母娘都如此,其他的亲戚、朋友他也不敢再用了。如果出了问题,除了钱上面的损失,还会把关系搞僵。

后来,老李决定每次买菜派2个人去,1个人买,1个人监督。可不久还是出现了问题:买菜和企业的其他采购不一样,都是现金交易,没有发票,并且质量和价格每天都在变化,没有一个统一的行规和标准,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买菜的人抗拒回扣诱惑的能力很差,靠人盯人不可靠,2个人可以很快达成攻守同盟。

看到2个人不行,老李又增加到3个人:2个人负责买,1个人复秤。结果“3个和尚没水喝”,他们整天吵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1个人能做的事,现在要3个人做,食堂的整体成本也上升了。本来食堂就不属于高利润的行业,长期如此,等于多养了2个闲人。

老李又一次调整方法:每天买菜采用轮班制,每次搭配的2个人都不同,今天是张三采购,李四监督,明天是王五采购,张三监督,使他们没有时间来达成攻守同盟。可这样还是不行,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买菜。千万别小看油盐酱醋、青菜土豆、鸡鸭鱼肉这些人人都知道的东西,它们的采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需要专业素质。对于食堂这种大规模采购的人来说,需要很懂行情,不懂就会被小贩骗秤和欺价。如果为了防止贪污,买来的东西质次价高,食堂的生意就没有竞争力了。

看到问题后老李再次做了调整:让懂行的人去采购,不懂行的人去监督,采购的人固定,监督的人轮换。可是,一个不懂行的人怎么能有效地监督一个天天采购的人呢?采购的人可以非常容易地同供应商表演完美的双簧,让监督的人成为“聋子耳朵”。而且,每天被不同的人盯着,采购者会认为没有得到尊重,心想:“老板肯定认为我这个人不可靠,不值得信赖,而且不仅怀疑我会贪污,还会怀疑我会拉别人下水,一起贪污。”采购者一旦这么想,就有可能真的收回扣,他会觉得不贪污实在对不起自己。如此,何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小贩斗智斗勇买最便宜、最合适的菜呢?

正文 进货篇(14)

看到这些办法都没有什么效果,老李又想到了招标:“招标的形式公平、公开,总可以解决买菜的问题吧!”饮料烟酒和粮油等商品采购用总供应商独家采购制度还可以,因为这些商品是标准产品,而每天采购量大,困挠老李的青菜土豆、鸡鸭鱼肉等还是解决不了。这些产品是非标准产品,质量和价钱每天都可能变,你怎么制订标书?谁能预测,下个月猪肉上涨10%,还是下降10%?黄瓜大丰收时每斤只卖5角,发大水时会涨到2元1斤。还有,怎么判断蔬菜的新鲜程度?新鲜的可能1元1斤是适合的,不新鲜的,5角1斤也能拿到。总之,这些青菜副食是食堂成本的大头,采购的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解决。

老李心想:“难道全世界的饭店老板都跟我一样,天天去市场买菜吗?这里面肯定有方法,只是自己没有找到而已。”经多方打听,老李终于找到一个饭店开得很红火的远房亲戚老王,他开了6家食堂,都很成功,老李决定专程去拜访取经。

老李和老王相隔200多里地,见到老王,老李先是恭维一番,对老王的食堂能开这么多家,并且都红红火火表示了钦佩,同时道出了自己目前的困境,最后开玩笑地说:“我原来还以为你有6个孩子,1人帮你管理1家店呢?”老王笑道:“就算我有6个孩子,也不能让他们天天骑着三轮车去买菜当小工啊?我以后还得再开十来家食堂,难道还要再生十几个孩子吗?其实,食堂的采购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我的饭店的采购都分了工:需要每天买的青菜副食由大师傅负责,不需要天天买的粮油酱味招标采购,清洁用品等杂项由食堂经理买,炉灶器具、锅碗瓢盆等固定资产由我亲自负责。”

老李问:“大师傅去买菜你派人监督吗?”老王说:“我们没有监督大师傅,我们只监督买回来的东西是不是短斤少两,因为很多东西是大师傅去市场订,供应商给送,送来的东西由厨房小工复秤记录。”

“你不怕大师傅吃回扣吗?”老李奇怪地问。老王说:“这个不用怕。我们开的食堂是学校和工厂的,每人每天伙食费一般也就是10元标准,扣掉主食和其他费用,每人每天副食只有8元钱。我们自己还要有利润,所以我们规定大师傅每天每个顾客只能用4元钱,用4元钱买回能做中餐和晚餐的材料已很不容易了,哪里还有多少吃回扣的份儿?另外,我自己偶尔也逛菜市场,对市价比较清楚。再说,他能不能吃回扣,根本不是我管理的重点。”

正文 进货篇(15)

老李更奇怪了,问:“为什么?”

老王说:“首先,我们开食堂的目的是为了挣钱,那怎么才能挣钱呢?我们做的饭菜顾客吃了满意,我们就有了营业额,有了基本的营业额我们才会有利润。同时,我们让顾客吃得满意,明年还可以承包食堂接着挣钱。先将这些大的方向确定了,我们再去谈成本控制。如果顾客不满意,没有了生意,你的成本控制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我每个月都设有“顾客对饭菜质量评分”,评分越高,大师傅的奖金就越高。这样,我就将我的目标和大师傅的目标统一起来了,我好他也好。

“为什么要让大师傅自己去买菜呢?因为食堂每天只花这么多的伙食费,要让顾客吃饱吃好,必须精打细算。比如,不要买刚下来的换季新鲜菜,这些应季菜会比其他的蔬菜贵好几倍;不要买刚摘下来水灵灵的菜,尽量买过季菜、处理菜;不要买活鱼,要买快死了的鱼;不要买里脊肉,要买肥肉……大师傅在菜摊看到一些的便宜菜和肉时,脑袋里马上就能想象做什么菜。如果价格合适,他甚至可以按堆来买。要是买菜一个人,做菜是另一个人,肯定要天天吵架。做餐馆的人都知道,凡是有人投诉饭菜质量,做菜的大师傅一定会先找原材料质量不好的原因,而购菜的人肯定会说是做菜的大师傅手艺有问题。所以,我必须把买菜的权力交给大师傅,让他没有理由推脱责任。同时,能像自己家里人过日子一样,用一点点的钱变着法让一家人尽可能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