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受到北平戏剧界的盛大欢迎和破格赞助。“中旅”从北平各大学、戏院一直演到天津新新戏院,风靡平津。
白杨在其间除参加演出《梅萝香》外,还在《一个女人和一条狗》中饰女人,在《少奶奶的扇子》中饰少奶奶,在《茶花女》中饰欧兰浦。
不久,即1935年6、7月间,“中旅”到天津演出时,一位年轻的教授马彦祥,客串“中旅”,并首次在《少奶奶的扇子》中与白杨合作。
马彦祥原是齐鲁大学的教授,因不满教会学校暮气沉沉、毫无学术空气,便毅然违背父亲的意愿,来到“中旅”,过起苦行僧的生活。
1935年7月2日,天津新新戏院上演《少奶奶的扇子》,白杨饰演徐少奶,马彦祥饰少奶奶的丈夫徐子明。
连日来,白杨主演的《少奶奶的扇子》在新新戏院公演后,引起了天津广大市民的极大兴趣。该剧是杰出的艺术家洪深根据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原作翻译改编的。
饰少奶奶的白杨,以雍容华贵的仪态,温柔妩媚的举止,圆润动听的嗓声,自然、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二十开外的少妇的感人形象。
唐若清饰的年届四旬的其母金女士,她那饱经世故的交际花风韵,颠倒众生又爱女至深的复杂情感,与少奶奶其人的遭遇纠葛在一起,相映成趣。
与彦祥饰的风流倜傥的徐子明,周旋于两性之间,缠绵徘恻,情节离奇曲折,扣人心弦。
全场观众如身临其境,看得如痴如醉。
《少奶奶的扇子》演出一场后,又发生一个小故事,值得供大家一笑。
第一场演出后,有两个打扮时髦华丽的少奶奶,趁向白杨献花致意之际,向她打听住处。白杨不知其意,就只告诉住惠中饭店,未说明所住房间。
不想,白杨当夜卸妆梳洗完毕,在惠中饭店乘电梯下楼时,这两位天津的少奶奶迎了上来,说道:
“白奶奶,可等着你了。”
开电梯的小姐笑道:
“她是小姐,可不是奶奶。”
“白杨小姐,”少奶奶马上纠正,“求你一件事。”
“什么事?”白杨愕然。
“求你收下这两把扇子。”
白杨这才注意到她俩各持一把十分考究漂亮的羽毛扇,一把是洁白的,镶着绿色的翡翠;一把是黑亮的,其中镶着红色的玛瑙。
两把偌大的扇子,白杨曾在工艺品商店见过,价值高达上百元,她哪里敢要,推托道:
“这――”
一位丰腴的少奶奶说道:
“不要客气。你简直把少奶奶演绝了。美中不足的是剧中那把扇子不够考究,我们特地给徐少奶奶换上两把好扇子,戏也可完美无缺了。”
是啊,徐少奶奶所用的扇子,显得寒酸了点,不合身份,哪有面前这两把名贵。这两位少奶奶专程来给徐少奶奶换扇子,用心良苦,盛情难却,白杨就半推半就收下了。
却说“中旅”在天津演出获得巨大成功,7月9日,“中旅”到达开封。接着,又开赴郑州。
8月,“中旅”返回北平。
白杨饰演的角色受到了行家和观众们的好评。论演技白杨可算是佼佼者。可是,“中旅”并不把她当台柱子用,所饰主角,往往是在“救场”等情况下把她推上台去。
是啊,“中旅”是唐家打的天下,所谓唐家班。白杨属后来者,“飞来燕子怎能争过当地鹁鸪”?十五岁的白杨,路在中间,日子怎能好过。
于是,回到北平不久,白杨决定离开“中旅”,并将此想法告诉了马彦祥。此时马彦祥正受命于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在北京招生,他想了想,答应白杨,到了南京,如有什么工作,马上通知她。
不久,白杨便收到了南京马彦祥给她的信,说一切安排就绪,近正与田汉等忙着筹备中国舞台协会成立事宜,在南京有她驰骋的舞台,望白杨速来南京。并给她寄来了车费。
在南京,白杨意外地见到了在“联华”时的老同学刘莉影,刘莉影此时已是上海滩上小有名气的电影明星了,相见之下,抱作一团。
在南京,白杨还拜见了著名的戏剧家、电影艺术家洪深先生,结识了作曲家冼星海、张曙;又与一代同仁舒绣文、尚冠武、刘琼、顾梦鹤、吴茵、王愫、洪逗、朱铭仙、冷波、赵曼娜等尽情联欢。
群星荟萃,蔚为大观,白杨领略了天之高,地之厚,人才之众,愿尽心尽力,不断进取。
在南京,白杨和马彦祥在话剧《回春之曲》中饰演一对华侨夫妇。后又在独幕剧《早餐之前》中饰演一位中年妇女。白杨一个人一台戏,征服了满场观众。校长余上沅特地走上舞台,向白杨致意。
正当白杨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收到大姐杨沫的来信,说许多(现已改名许晴)因出售进步书籍被捕、至今还被关着。白杨看到来信、感到一阵阵揪心的疼痛,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驱使她立即回北平一趟。
回到北平,白杨去监狱看望了许晴,许晴满脸放光,他说道:
“你放心去干你的事吧,我想我们总还会相会的,希望在前头,美好的日子在招手。”
果然,一年后,许晴刑满出狱,找到上海,与白杨会晤时,十六岁的白杨已成蜚声大上海的影星。
白杨成为上海的大明星,可以说有两个原因:社会机遇与伯乐青睐。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一位不速之客来到白杨家里。他四十开外年纪,穿着杭绸衬衫,白净的长方脸上戴着一副黑边眼镜,一进门,就上上下下打量了白杨一番,递上一张名片。
白杨愕然,接过一看,见是“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经理周剑云”,便将客人请进客厅。周剑云在上海明星公司苦心经营十几年,与郑正秋、张石川一起被称为“明星三足鼎”,是“明星”举足轻重的人物。
此刻,周剑云的目光移向白杨。粉红的连衣裙衬出了格外细腻白嫩的肤色,两只眼睛大而有神,淡淡一笑,整个脸庞恰如朵含苞怒放的鲜花,闪耀出青春的光彩,给满屋带来了生气和活力。
白杨不明白这位不速之客为何总这样上上下下打量她,浑身感到不自在,脸上泛起了红晕。
电影公司经理要找她商量事?聪明的白杨一下预感到了什么。
周剑云问道:
“你愿当电影演员吗?”
“我本是‘联华’五厂的,还参加拍过一部电影。”白杨说。
“那好极了!”周剑云兴奋地站起来:
“聘请你到本公司作基本演员,怎么样?洪深曾亲口对我说,‘你要办明星二厂,非得把白杨请来不可。’他导演过你的戏,说你上场有台风,吐词有情感,表演有节奏,堪称色艺双全,我遵嘱来搬兵。”
这正是白杨求之不得的,能去上海作电影演员,这太美了!白杨急忙问道:
“什么时候去?”
“越快越好!”周剑云说道:“可以订个合同,本公司第一年付给月薪一百元,第二年一百五十元,第三年二百元,先订三年合同,怎么样?”
每月能拿那么多薪水,对十六岁的白杨来说,简直想都不敢想。
当白杨踏进大上海时,正值“明星”公司重整旗鼓。新改组后的“明星”二厂,荟萃了一代精英:应云卫、袁牧之、陈波儿、吴印咸、贺绿汀、沈西苓、赵丹、吴茵等,一个个英姿勃勃,热情洋溢地欢迎白杨的到来。
白杨到上海不久,开始拍摄第一部轰动大上海的成名之作――《十字街头》
红尘万丈的大上海,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已涌现出几多影星。1937年初春,又一颗新星从这里崛起。
――白杨,仅两个字占据了大报的两个版面,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流传。《申报》头版套红刊登了白杨与赵丹主演《十字街头》的巨幅照片。大光明电影院旁,茫茫的人海上空,白杨的彩色头像足有两层楼高。
阳光、鲜花,簇拥的人浪;月光、彩灯,璀璨的夜空;还有那日夜追逐着她的年轻人。呵,白杨仿佛沉入了甜蜜的梦中。
是呀,这不就是梦幻吗!
月夜。小杨穿着茶花女式的衣裙,在花园里的一棵树下荡着秋千。忽然,一位身穿黑色大礼眼的青年跑进花园。小杨定睛一看,原来是那位心上的人儿――老赵。
小杨向他点头微笑,他走进白杨身旁,推着秋千来回摇荡。
小杨挽着老赵的手,步入豪华的卧室。
小杨坐在床上,老赵向她躬身行了一个礼,便坐在她身旁。小杨默默地摘下胸前的白玫瑰,送到老赵唇边,老赵嗅嗅玫瑰,又深深地吻着小杨。
她惊醒了过来,原来确是一场梦,是《十字街头》中白杨饰的杨芝瑛的一个梦幻。
在《十字街头》的整个拍摄过程中,白杨感到自己不是在演电影,而是和一群情趣境遇相投的青年男女,和谐、自然地生活在一起,真实地展示着他们的生活。
这或许是《十字街头》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
当然,生活不等于艺术。拿白杨来说,若没有过去四、五年影剧生活的磨励,没有演出十多部话剧的舞台经验,也难于将小杨其人塑造得如此顺理成章,在银幕上脱颖而出。
《十字街头》显示了编剧兼导演沈西苓艺术上的成熟。他截取一群青年男女的生活横断面,集中,洗练地通过其不同的生活遭遇及表现,刻划出人物个性。
除了电影的艺术成就之外,还在于这部影片的题材选得好。《十字街头》通过三类知识青年的典型,刻划了三十年代知识青年的精神面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冷酷和罪恶,激励徘徊者猛醒,抗争者奋然前行。
这个主题激起了广大有知识的一代青年的共鸣,广大观众仿佛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欣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故事,亲切感人,饶有风趣。
不少青年重复看了好几遍《十字街头》,还学着唱起了它的主题歌。春夜里,街头巷尾不时传来这优美、明快的歌声。《十字街头》主题歌,盖过了大上海的靡靡之音,在四处传诵开了。
随着《十字街头》的广泛公映,白杨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正如当时报刊上所说的:
“《十字街头》的成功,为别的影片所未见。其中白杨演技的优越是不能抹煞的。”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