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太监往事——那些不是男人的男人们 第33节

点击:


说一千到一万,唐亡,不能全部归罪于宦官。

接着说天宝十四年,这一年十一月,安禄山反了,本来,他这股祸水不致于那么快就流到长安的,但短短几个月内,竟占领京师,河南陕西相继沦陷,这可就真得感谢一位宦官了,虽然说宦官不是唐衰和唐亡的根本原因,但有时候他们的出现也会有点儿催化剂的作用。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09-13 10:06
来的都为客,能看便是缘。

书接上回:

开元后期,中国西北边境曾出现过很神奇的一幕,唐军远征吐蕃,十五天到达阿克苏,三十天内到达喀什,二十多日到兴都库什山,四十多日到阿富汗瓦罕河,攻下连云堡,之后马不停蹄进入克什米尔北部山区德尔果德山口,渡过吉尔吉特北面的印度河支流,灭亡小勃律国,前后用了一百二十天左右,这次远征是唐帝国强盛无比的象征,走过三个国家,灭一国,败一国,威震西域,连阿拉伯帝国都被吓了一大跳,此次远征的统帅名叫高仙芝。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廷调西北边防军将领入河南平叛,当时唐玄宗认为安禄山不过是小气候,便仅仅调将却不调兵,兵员一律取自当地,结果久不操刀的内地子弟严重怯战,一遇叛军便狼狈而逃,导致安禄山挥师大进,河南沦陷,洛阳失守,唐军的统帅封常清继续带罪指挥,退守陕州,唐玄宗见政府军败了,七十岁的他并不认为是兵员出了问题,而觉着是统帅不会用兵,便又调高仙芝前去御敌,接替封常清的位置,结果久经沙场的高仙芝到了一看,就傻眼了,西部诸将中,最出名的有三人——哥舒高封,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封常清以严谨闻名,高仙芝以用兵见长,哥舒翰勇猛如虎,

而封常现在如此轻易就败了,可见问题出在内部,对于兵不能用这个问题,高仙芝也没有好办法,毕竟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何况敌人就在眼前?万般无奈,他放弃陕州,退守潼关,潼关险要,叛军进不来,高仙芝趁此机会赶紧练兵,准备日后出击,实际上,他的这个方法很可行,而且,与当时的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策略暗合,一方面堵住大门,一方面练兵不辍,以逸待劳,随时出动,照这样发展,安禄山即便不败,长安也不会有失,但这一切,都被一个宦官破坏了,他叫边令诚。

边令诚,名虽令诚,实则不诚,玄宗喜欢用宦官做监军,此人,就是高仙芝身边的那颗钉子,打天宝九年开始,此阉就已经随着高仙芝四处征讨了,和所有宦官一样,他也很贪婪,不但贪婪,而且心胸狭窄,如果换了高力士,可能还好点儿,因为高力士很会为人处事,可边令诚不是,他非但贪,且贪如狼,金银珠宝名着要,根本就不给面子,而且语带威胁,十分令人讨厌,高仙芝和他搭伙,算是倒了血霉,但往日里高仙芝并不是很待见他,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经常打胜仗,你再贪,再威胁我,可我打赢了,你总没话吧?即便是想阴我也没机会嘛。可如今出了问题,安禄山的军队乃是唐朝的东部边防军,战斗力实在过于强大,高仙芝退守潼关,弃了河南,边令诚一看有机会,马上脸就板起来了,说高将军,你这是畏敌不前啊,皇上那里怎么交待啊?

高仙芝一听,这语气不对,就问他:“监军大人什么意思啊?”

边令诚笑了:“没啥意思,你的处境我也知道,但你是让我去皇帝面前说说好话呢,还是穿点儿小鞋呢?”

高仙芝恨不能给他几嘴巴,都什么时候了还想这个?没钱!他性子很高傲,一向瞧不起阉人,此时大军压境,本就烦躁,便按捺不住,回了一个闭门羹,边令诚可就火了,往日里数次要贿赂,你就一毛不拔,如今败了还这么嚣张?!告你去!

自从写这篇长文开始,本人很少辱骂宦官,因为他们也不容易,出身苦,工资低,受歧视,但说到边令诚,便不得不骂了,他为了区区贿赂,竟不惜坏了国家大事,这个狗阉贼!他回到长安,胡说八道、添油加醋一番,就说高仙芝、封常清畏缩不前,坐视陕州丢失不管,致使河南全陷于贼,高仙芝不但不悔过,还克扣军饷,士卒怨望,就要哗变,眼瞅着潼关也不保。

安禄山就在门外,这唐玄宗能受得了么?立时怒火攻心,年纪大了就是不行,他也不派人调查,就相信了边令诚的话,下令将高、封二人斩首,由边令诚监斩,此乃自毁长城,要知道,当时唐军分两路平叛,一路是高封二人,一路是郭子仪、李光弼,高封二人正面敌住叛军,郭李二人则从背后插入河北,灭了叛军的老巢,如果这两路能紧密配合,安史之乱就算不会被短时期平灭,也绝对闹不了八年,因为这个方法很科学,前后照应,关门打狗,就在高仙芝死守潼关的时候,郭、李二将已经在河北打出了天地,而河北本地的官吏颜杲卿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反抗安禄山,局面实际上并不坏,可就是这么个不坏的局面,竟被一个宦官毁掉了。

边令诚到了潼关,带着一股报复的心态,先找到封常清,得意洋洋笑道:“皇上有旨,封常清畏敌不前,十恶不赦,当斩,以儆效尤。”说完读了圣旨,就要开刀,封常清是悲不自胜,他明白此时什么都晚了,但基于一个将领对国家的责任感,临死前,他还是写下了自己最后一封奏章:

我自洛阳失败,前后三次上疏说明情况,却都给人压了下来,以至于皇帝不知实情,我的兵,都是乌合之众,无法打硬仗,但就是这样,也抵挡了那么久,至于我本人,早就想战死沙场了,但我是统帅,我若死在阵前,贼兵则气焰更盛,因此才苟活到今天,今日我的确该死了,但皇帝你千万不要轻视安禄山,一定要从长计议!

写完,从容赴死,纯臣也,可惜不是战死疆场。

边令诚这个狗阉长了一付驴肝肺,没有正常人的情感,他令人斩了封常清,又来找高仙芝,高仙芝还不知道出事了,猛可里一见封常清身首异处,大吃一惊,这才明白中了小人的套儿,边令诚满脸得色:“大夫亦有恩旨!”

把旨意一读,高仙芝脸色如铁,他最后一次使用统帅的权力集合了全体官兵,然后对着人群大吼道:“就算我退兵该死,可也不能说我克扣军饷吧?!上有天下有地,你们说呢?我招你们,本是为了破贼立功,只不过贼势强大,才暂且在这里固守,你们要是觉着我高仙芝畏敌不前,那么现在就可以骂我,否则,你们就为我鸣冤吧!”

话音刚落,三军大呼:枉!!!声震天地,泪洒雄关,一代名将高仙芝,饮恨而亡。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09-14 09:17
谢谢,同时祝大家中秋快乐!

书接上回:

哥舒高封,死了两个,还剩下哥舒,此时的哥舒翰正在京城养病,这位昔日的虎将早已威风不再,他得了严重的疾病——中风,唐玄宗启用他,完全是病急乱投医,好在他上任时,河陇边防军到了,加上原有部队,达二十万人,虽说不一定打得过安禄山,至少有了底气。

哥舒翰一上任,就和杨国忠闹起了矛盾,杨国忠派人监视哥舒翰,并屯兵灞上,对哥舒翰的军队虎视眈眈,搞得哥舒翰大怒,冲动之下竟杀了灞上军队的主将,和杨国忠彻底闹翻,之后又怕杨国忠进谗言,寝食不安,病体日渐沉重,精力大减,最后无法操持军务,手下人乱作一团。

哥舒翰的能力,比高仙芝差远了。

不久,唐玄宗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不听,虽然他在能力上不如高仙芝,但有一点看法和高仙芝是一样的,就是眼下己兵怯战,贼兵势大,暂不能战。只要打过仗的人,都会看清这点,问题是玄宗没打过仗,没经验,又轻敌,急于求成,逼哥舒翰出战,结果全军大败,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叛军长驱直入,直取长安,李隆基吓得率领禁军逃往四川。

他当时领着数万十六卫禁军,这群军人按理说,应该是敌国顶级军队,但实际战斗力比起安禄山的边防军来差得太远,饶是如此,也要担负起保护皇上的工作,这群老爷兵饭都没吃上一口,就跟着李隆基逃了,一路上风吹雨打,忍饥挨饿,还没等到四川,大多数人就火儿了,当兵吃粮,天经地义,怎么弄了个如此下场?这谁闹的?有人就说了,安禄山造反,不是杨国忠闹的么?!这句话激起公愤,既然是杨国忠闹的,干吗让我们来承担后果?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一场兵变就要发生。

再说长安,皇帝跑了,后宫大乱,人们慌作一团,内侍省辖八大局,宦官多了,李隆基只带了高力士走,其余的根本不管,就连那位害了高仙芝的边令诚,也给留在了城中,边令诚左思右想,眼见叛军就要入城,干脆拿了府库钥匙,开门投降。安禄山对边令诚的投降并不在意,此人与李隆基不同,他不太喜欢宦官,边令诚见安禄山不重视自己,肚里窝火,又不敢说,只好委屈下来。

这面边令诚小媳妇似的委身于贼,那面高力士更不好过,老高五六十了,竟落了个背井离乡,这位右监门卫将军兼骠骑大将军、冠军大将军,此时望着乱哄哄的十六卫军人,毫无办法,这里不是朝堂,宦官之所以能呼风唤雨,全仰仗着皇帝威信,皇权不失,宦官才能横行,如今跑到荒郊野外,生死悬于一线,谁顾得了谁,皇权早已凋敝,此时最值钱的,就是兵权,如果士兵哗变了,大家都得死,看着情绪异常的士兵们,高力士非常紧张,终于,几天没吃饭的士卒们压不住怒火,突然间爆发了,一拥而上,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然后直逼御帐,要杀杨贵妃,李隆基万没想到,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他竟压不住禁军,威信跌至低谷,他对杨贵妃情深似海,当然不同意士兵的请求,便派高力士出去同禁军交涉,力求保玉环姐一命。

高力士来到帐外,见禁军情绪激动,局面已经失控,他诈着胆子拿出平日里的威严道:“杨国忠已然伏诛,君等何不散去?”

士兵们回答:“除贼本!”声势震天。

力士强压惶恐,又道:“国忠祸国,以致君等随圣上颠沛流离,君等实在辛苦,而今杀了祸国大盗,君等有大功于朝廷,我劝君等少安毋躁,待到了益州,君等各加官三级,俸禄丰厚。”

士兵们群情激奋:“高将军休得多言!杨国忠惑乱朝纲,均乃贵妃撑腰,君王为贵妃所迷,不理朝政,方有今日之祸,今日我等杀了国忠,君王势孤,自然好言抚慰,他日入了益州,局面太平,贵妃思国忠之仇,安能甘休?便秋后算账,我等找谁去?”

力士道:“老奴以身家担保,君等必为功臣,无需担忧。”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