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太监往事——那些不是男人的男人们 第39节

点击:


这是唐朝历史上第一次宦官和外戚之间的权力争夺战。

再说李系,他领着百十号人,埋伏在入宫的路上,左等右等的,倒把一群禁军等来了,突然间喊杀震天,禁卫赶到,不由分说将刺客们全部擒获,包括这位王爷李系也作了阶下囚,李辅国、程元振指挥人马冲入皇后宫内,要剪草除根,结果进去了一找,没人,一问,皇后去了皇帝处,李辅国并不迟疑,直奔李亨住处,破门而入,当场拿了张皇后,厉声数落了几条大罪之后,任凭其哭喊,押入冷宫等候处置,李亨这是马上就要驾鹤西去的人,身体尚存一丝余温,哪还经受得了这个?登时伸腿瞪眼,身归那世去了。此时距离李隆基去世还不出一个月。

张氏、李系被关押,李辅国等扶李豫即位,史称唐代宗,张氏、李系旋即被斩于宫中,剥爵位,这一年就是宝应元年。

李豫不是个糊涂虫,他很清楚李辅国是个什么人,但是目前不能动他,因为时机还不成熟,李豫对李辅国的仇恨不是一点半点,早在灵武他就有了杀机,但形势所迫,他必须对这个阴阳人虚与委蛇,没有实力去做的事情,李豫不会做,他非常聪明,不但不找李辅国的晦气,反倒做出一付倚仗的样子,如今终于做了皇帝,李辅国,该寿终正寝了。

李辅国可没有这个感觉,他俨然认为自己是居功至伟,当今第一人,没我,你李豫早被张氏杀了,能有今天?于是他大大咧咧的对李豫说:“请皇上安坐朝堂,国家大事都交给老臣就是。”

这句话彻底把李豫激怒了,究竟咱俩谁是皇帝?都交给你,我是什么?

但他没说,他仍旧一如既往的平心静气,说好的,就依您。

他心里早有了打算。

唐代之所以宦官能如此嚣张,就是因为他们掌了兵,潘多拉盒子打开了,想收回去就难了,皇帝李豫十分清楚这点,所以对付李辅国这样的宦官,他在没有找到一个支点以前,不会妄动。

可如今,他找到了那个支点,那就是程元振。

本着扶一个打一个的策略,李豫决定,将程元振这个新手培养成自己的亲信,去取代老一辈宦官李辅国,这种办法十分有效,如果让自己的下属不坐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互相乱斗,老板在内斗中取得权力的制衡,这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古人早就学会了。

那么如何让程元振心甘情愿的成为自己的亲信呢?

三个字:刺激他。

于是,李辅国突然间地位飙升,被任命为司空、中书令,增封至八百户,位列三公,宰相加公侯,天下能做的大官,他都做全了,李豫对他越加尊重,口称“尚父”,猛可里所有的国家大事,都由李辅国说了算,李辅国李宦官,成了真正的大唐第一人。

太刺激了,有一个人被刺激得神经出户,夜夜失眠,心里严重失衡,他就是程元振。

皇上,您对他太厚了,您对我太薄了,不是我,你早被李系咔嚓了,怎么厚此薄彼到这个程度?!

程宦官的小心脏受不了了。

李豫看出来了,好戏开始。

从此以后,李豫时不时地在程元振面前走来走去,有意无意的反复问到一个问题:你觉得李辅国怎么样?

程元振正处在“佛都有火”的阶段,哪能放弃这个机会,添油加醋的光说坏话,把李辅国贬了个狗屁不是,李豫问一次,他贬一次,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只是声音极低。

终于,李豫问出了关键的话:李辅国如此不堪,你认为该怎么办呢?
程元振精神亢奋,连忙接口:先削兵权,再徐图之!

李豫强压心中的兴奋,淡淡说道:李辅国要是下台,你就接他的班好了。

“嗖——”一下,程元振感觉自己飞了。

然后的几个月里,李辅国的冬天到了。

李豫突然宣布:李辅国飞扬跋扈,目无尊长,特罢免宫中一切职务,令其回家面壁思过。

殿中监没了,这预示着,禁军从此再也不必听他李辅国的调遣了,因为照顾皇帝的重责已经不是他李辅国的了,李宦官瞪大了惊异的双眼,不知为什么,难道,往日的一切,都是假的?不好!他闻到了死亡的味道,赶忙找亲信程元振商量,此时才发现,禁军都站在程元振这边,而程元振,却不站在他这边。

完了。

李辅国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不久噩耗再次传来,他的中书令一职,也被剥夺。

还没等他倍受打击的头脑清醒过来,李豫的又一轮攻击波到了:剥夺往日的一切爵位,封博陆王,全家老小搬出皇城,搬往封地就藩。

李辅国愤怒了,他要求面见李豫,说个清楚,他就不信,昔日那么铁的关系,说完就完了?不行,我得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李豫不见。

悲愤中,李辅国爆发了最后的疯狂,他冲着皇宫大喊:“老奴我劳苦功高,死罪呀死罪!!!当今圣上咱侍奉不起,请陛下让我去侍奉先帝!!”

一句话,有本事你杀了我!

在杀人这点上,李豫可不含糊,李辅国又想错了,他把李豫想得太善良了,他忘记了,当初是谁单枪匹马就敢去西域拉出十几万的队伍,去协助郭子仪作战?李豫从来不是善类。

一个靠弄权爬上去的宦官,想与将领出身的皇帝斗法,实在是不自量力,李豫,不是自幼娇生惯养的汉桓帝,更不是十三岁就拉着宦官玩耍的汉灵帝。

唐宝应元年十月十日夜,一个黑影蹿房越脊跳入李辅国家中,他避过众人耳目,悄无声息的潜入李辅国房中,干净利落的割下了李大宦官的头和一条胳膊,然后携此物件,飞檐走壁而去,于是史书上说:遣侠者夜刺杀之,年五十九。

一代巨阉李辅国死了,其后不久,高力士在湖南也悲痛而去,不知二人在泉下相遇,有何说辞?笑的那个,一个是高力士。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09-22 12:09
多谢楼上各位关注,李豫恨李辅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专权。

另感谢为我提出各类建议,我给诸位鞠躬了。

至于顶帖问题,我不想多说,只想对那些经常来支持我的人,比如木鱼、女王、韵天、忘钱、lieyu、amiezhou,以及所有支持过此文的人们,说声谢谢,没有你们,就没有我此时的恒心和毅力。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09-22 12:11
书接上回:

李辅国翘了辫子,程元振上台,李豫对这个程元振,同样存着一份戒心,但不管怎样,眼下能信任的,只有他了,自安史之乱以来,那些个领军大将各个骄横无比,胸怀异心,李豫可不敢把大权给他们,特别是郭子仪、李光弼这类人,功高盖世,褒扬则可,但实权可不敢给,这也不怪李豫多心,安史之乱此时已经走过了中期,由于战乱,朝廷所有的官员任免体系及人事安排等,全部被打乱,因此各节度使的兵马早已不为朝廷所控制,当时,各部分军队自己任命节度使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朝廷的任命的将领,如果当兵的觉着不好,就立马杀了,然后他们自己推选将领统兵,还大言不惭的上书朝廷,要求承认其合法性,而朝廷为了不激化矛盾,保持形式上的统一,便不得不同意,地方军队辖制朝廷的局面已经形成,兵,早已不是李家的兵,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京城禁军以及神策军,实际上,唐朝朝廷严格来讲,也只是藩镇的一个而已。

这种局面,李豫怎么敢把实权交给那些领兵大将?

于是,将领不成,家奴顶替,程元振,陡起来了,他被封右监门卫将军、内侍监、元帅府行军司马、骠骑大将军、邠国公、保定县侯、总领禁军,权势压过了唐代以往的一切宦官,纵使高力士、杨思勖再世,也得拱手叫一声“程哥”才是。

咱们仔细看看他到底有多大权力。

总领禁军——京师卫戍司令兼军委主席;

元帅府行军司马——军委总参部总参谋长;

内侍监——中央办公厅厅长;

其他的,那都是附属职务或爵位,不多说,就这三个官,他老人家从里到外,管了个全,天是王大,他是王二。

“王二爷”程元振,按照评书艺术家单田方老先生的话说,那叫“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突然一家伙独占了鳌头,他是虾米入海,找不到东南西北,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位缺东少西的宦官老爷猛地当了“站着的皇上”,他的心可就飞出了长安城——他居然想一统天下。

那时候安庆绪已死,史思明被他儿子史朝义杀了,叛军内部是四分五裂,纵观全国形式,程大爷有了谱,他的逻辑是:如今叛军势穷,迟早要灭,要想一统天下,首要任务,不是平叛,而是控制住那些个节度使,只有让他们听朝廷的(也就是我的)命令,全国才能太平,朝廷才有威信。

其实他这个想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道理归道理,实操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程大爷有信心——怕个甚,咱有权了么!于是,他把那些个将帅列了个表,标出来谁听话谁不听话,然后对那些个不听话的,开始网罗罪名、实施攻击,不久,在他及其爪牙的诬陷下,大将裴冕、来瑱、李怀让等,含冤自杀,兵马副元帅李光弼无故被朝廷下诏斥责,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本来各路节度使对朝廷就只有一个形式上的尊重,朝廷却还要杀人树威?这还了得,有道是春风吹战鼓擂,当今天下谁怕谁?!不听了,不听了!自程元振掌权,天下藩镇对唐廷的表面拥护,顿告瓦解,包括李光弼在内,再也不听长安调度,“皇帝旨意,不出京师”的局面,形成了。

把李豫气得,吃不下饭,而今他终于明白,这程元振,是个不折不扣地粪叉子,没他不少,有他倒多,只会败事,他肠子都悔青,便又开始算计,如何把这个粪叉子拿下。还没等他想出办法,坏了,吐蕃打来了。

唐朝为了平定叛乱,把绝大多数西部精锐边防军都抽调到内地,导致西部空虚,吐蕃这些年可发了家,原本让唐军打得抬不起头,现在纵横西域,势不可挡,接连攻陷唐西部州县,终于于公元763年,打到了唐都边上,李豫吓得毛了,也顾不得程元振了,慌忙令郭子仪率军抵抗,郭子仪兵马不多,一到了阵前就傻了,就见吐蕃军接地连天,二十多万,党项、羌人无数,跃马扬刀,勇不可挡,他连忙向长安发出急救信号,要求增兵,可能有人要问,怎么就郭大侠一个?其他藩镇呢?人家不来!被你程元振搞怕了,才不来帮你。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