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太监往事——那些不是男人的男人们 第70节

点击:


老田一听,有门儿。

可接下来就不对了:“可惜呀,你早已被皇帝处置了!你要是让我把你绳捆索绑送交朝廷,那咱还可以再谈谈父子情谊。”

田令孜鼻子都歪了,狼羔子,忘恩负义,当初白提拔与你,便不再多言,往回就走,走着走着,他又回来了,扒着城墙道:“我找时间和你面谈。”

老田不笨,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成都肯定会丢的,自己怎么办?唯有一法,那就是双手奉上自己的各类官印,主动交权,以求一命。

老田是个实用主义者,绝不会学张睢阳的。

回到城里,与陈敬瑄商议到掌灯,当哥哥的也没主意,只好随了弟弟,半夜,田令孜手捧印信出城投降,王建兵入城内,西川派势力灭亡。

王建把田令孜兄弟囚禁了两年,中间屡次上疏长安,要求杀此阉,但昭宗不许,也许念在将僖宗带大的份上不忍心,也许是想把生杀大权收归国有,反正他不让,久了,王建便猴急,心腹大患不能总这么拖着吧?管你朝廷不朝廷,我的地盘我做主。

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4月,王建以陈敬瑄、田令孜谋逆为名,判处此二人死刑,立即执行,先杀陈敬瑄于新津,再杀田令孜于成都,田令孜身份显贵,便给个全尸,处以绞刑。

临刑前,田令孜穿戴得整整齐齐,昂首阔步上了法场,他很轻蔑的瞧了瞧行刑用的绳索,再从自家兜里掏出一捆丝帛,从从容容的,一把一把的,将丝帛扯断,再仔细搓成一条绳索,而后手持这条值钱的丝绸绳子对刽子手道:“我贵为十军观军容史,就算杀我,也得用好料子杀,也得讲个礼数。”

果然一代权阉,死前也讲究个派头。

田令孜死了,这位爷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同时代最生猛的人物他几乎都打遍了,潼关战黄巢、沙苑战李克用、成都打王建,陕西山西四川全部打了个转,最后当真是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终于拼个够本交待了。

田阉人的下场告诉我们:人要学会看清自己,看清环境,以及评估资源。

他无法正视自己,他与杨复光在能力上,有着不同的方向,可他偏偏就认为自己比杨复光强,所以在他极大的发挥了所擅长的敛财、求官等等手段后,他开始向自己并不擅长的用兵方面行动,结果,事情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可控制,直到最后全部倒塌,想想看,如果他不与王重荣争盐池,那么会不会如仇士良一样得个善终呢?

也许吧。

甭管好人坏人,不会评估资源,过高估计自己,去做不擅长的事,都会栽倒在铁一样无情的事实面前。

而且田宦官还告诉我们,最好不要做太多的坏事,坏事干多了,会很孤立的。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1-05 12:40
作者:taoshaojun 回复日期:2008-11-5 12:14:11    
看开作者祖上不是净身师,就是太监!
=====================

你我素不相识,请口下积德。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1-05 12:43
作者:辣牛肉面疙瘩 回复日期:2008-11-4 21:36:22    
楼主貌似四川人哦,“狗撵摩托,不懂科学”这么地道的俗语都了?
===========================

在下辽东人氏也。

我和四川人打交道很多,有些方言很稔熟,另湖北话广州话我也经常说。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1-06 07:05
今日出去,回来尽早更新。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1-06 16:44
书接上回:

昭宗李晔,唐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一看到他,本人就想起另一位帝王——崇祯,崇祯帝为大明朝能多喘口气,是起五更爬半夜,可惜,力有不逮,不可挽狂澜于既倒,最后煤山吊死了,昭宗和他,在运气上,有得一拼。

李晔是个聪明人,懂事比较早,即位时21岁,是唐懿宗的第七个儿子,继位后,就打算抖擞精神,重振宇内,虽说唐朝大厦将倾,但鸡死尚且蹦三蹦,说什么,也得努努力,以便将来升天时对得起祖宗。
从哪里开始蹦呢?

宦官。

田宦官虽然死了,杨宦官的时代又开始了,有人说为什么非得要杨宦官掌兵呢?因为禁军长期为宦官掌控,阉人势力在军内根深蒂固,如果让其他人掌兵,那么深藏在禁军内的阉人关系网便会被限制,阉人的利益就会受损,那时很难说发生什么事,所以,老田不在了,老杨便接着上。

可昭宗并不愿意这样,这是个有想法的皇帝,整日琢磨如何将兵权收归中央,未等想出个子午卯酉,杨复恭那边就闹起来了。

原来,老太后有个弟弟,叫王瑰,想做官,昭宗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便随便问了问杨宦官:你觉着他能当什么官呢?

杨复恭正色答道:“昔日吕产、吕禄差点灭了西汉,武三思也曾使唐朝社稷危急,这一切都说明,外戚不可用,所以陛下不能让王瑰拥兵一方。”

哟,昭宗没想到老杨不干,那这样的话,就暂时算了。

便把事情搁下了。

老杨为什么不干呢?

因为宦官和外戚自打东汉起就势不两立,有宦官在,外戚就甭想出头,最高权力只有一个,有你无我。

也不怎么,这事儿后来被王瑰知道了,嗬,把他气的,杨复恭我招你了?他五迷三道,稀里糊涂的,就来到了北司,你倒看看对方是谁哟,他也不看,这小子也是狗仗人势惯了,想也不想,就在禁中重地,将这位“忠贞启圣定国功臣”给指着鼻子给骂了一顿,骂完了径直去找皇帝:“孩子,到底想给我什么官?”

不管怎么说,这是舅舅大人,昭宗实在不好拒绝,便翻翻名册,打算选一官给他,此时,谁也没想到,那位刚被骂个狗血淋头的杨复恭进来了,他满脸带笑、无比谄媚、温言细语的,为王瑰求了一官:“陛下,黔南节度使尚缺额,便让国舅试试如何?”

哦,你又同意了?昭宗瞟他一眼:“好,就去黔南吧。”

“领旨谢恩!”王瑰大模大样的,施了个礼,同时瞄了一下杨复恭,心说这人贱呐,不骂他,他说我坏话,一骂他,立刻便拍我马屁,真是欠揍。

杨复恭也不多言,瞧不起我是吧?随你。

王瑰回家准备了几天,高高兴兴,赶赴黔南,谁成想船走到四川利州的时候,噗哧一下,船底漏了,这位未及上任的节度使王大人随船一起,喂了老鳖。

谁干的?还用问么?你当杨复恭递过来的苹果那么好吃?

出了这档子事,唐昭宗很不高兴,太过分了,我舅舅虽然粗鲁,但罪不至死,你怎么就敢瞒着我杀他?昭宗可不那么容易被控制,他打算反抗,他的方法,与前几代皇帝大致相同:以阉制阉。

之所以说大致相同,就是还有那么一丁点儿不同——昭宗用来压制杨复恭的那个人,不是阉人。

谁呢?

杨复恭的干儿子。

自打黄巢起义后,时局极度混乱,全国各地,无处不打,藩镇们你争我夺,狂敛地盘,长安城岌岌可危,为了自保,杨宦官除了神策军之外,还豢养了一帮干儿子,足有六百人,这群人个顶个的棒小伙,武艺高强,实际上就是亲兵卫队,领头的一位叫杨守立(更名),是个胡人,天天想打架,见血就兴奋,谁都怕他,名满京城。

昭宗决定,就从这小子身上下手,他就问杨复恭:“你家胡儿尚在?我想让他守卫殿内。”

这是文宗收买李训的旧法。

杨复恭脑袋不怎么灵活:“好哇。”

答应了,他以为,殿内有多了个眼线呢。

胡人杨守立入宫了,赐名李顺节,这小子苦惯了,一进宫便糊涂了,哪儿哪儿都看不过来,昭宗净给他好东西,不多时,便倒戈了。

倒戈以后这小子十分白眼狼,成天介和杨复恭吵架,一点儿不讲父子情谊,还把禁军给拉走一大批,杨复恭气得七窍生烟,却没法。

行了,昭宗心中暗笑,该我收拾你了。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1-07 10:59
书接上回:

收拾人的程序一向很简单快捷,照例,找一个人做排头兵,率先发难,而后借机大做文章,把要整的人整倒、整臭。

保险起见,昭宗把排头兵的职责交给了一个叫孔纬的人。

孔纬,唐宣宗大中年间状元,注意,他是状元,状元出手一般都很猛,何况他的家室也比较显赫——孔子的后裔,所以,孔纬是个有背景的人,有背景的一般都不怕事,因此这也是个不怕事的人。

翌日上朝,孔大人张口便摔出一句:“陛下左右有反贼!”

果然是个混大胆,无任何前兆,上来就爆料。

满朝大臣都愣了,心说这孔大人今日吃了什么药?昭宗也没说话,他心满意足的看着孔纬,期待他说下去,但孔大人并没有继续长篇大论,而是将刚才那句话又重复了一遍,同时做了个动作,这个动作,令事态猛然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他抬手指向杨复恭。

杨复恭这段日子很不顺,干儿子的倒戈令他心慌意乱,方寸便有些拿捏不住,今日一上朝便触了霉头,当下火冒三丈,可这是朝堂,不能打不能骂,便忙不迭的高声嘶叫:“臣能反吗?”

反应很快,但语句很苍白。

孔纬在干这一票之前,早准备好了说辞,论口舌,杨复恭这个棒槌骑马也撵不上他,孔大人清清喉,道:“杨复恭!”直接叫名字,看来真是要撕破脸:“你乃陛下家奴,为何广收义子?”

杨复恭心说我当什么事儿,这算个六,当前时局,谁不收义子?便笑道:“天下将帅皆收义子,难道都是反臣么?”

孔纬一脸不屑:“收义子当然不能说都是反臣,但所收义子都是亡命之徒,是不是反臣呢?所收义子多达数百,是不是反臣呢?所收义子都姓杨,是不是反臣呢?”

杨复恭平日里吵架骂人那也是金交椅一把,和人斗嘴并不处下风,怎奈如今是朝堂上,泼妇那一套不好使,真章儿的讲道理,他可就拙嘴笨腮了,寻思半天,憋出一句:“我那是收壮士之心,以便将来辅佐天子!”

自孔纬发难开始,昭宗一直在仔细听着,不言语,等杨复恭这句话出口,好,昭宗心头一动,该我上了:“你既是收士人之心辅佐我,却为何让他们姓杨,而不姓李呢?”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