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太监往事——那些不是男人的男人们 第73节

点击:

李克用随即下令:李存信、李罕之攻取梨园,之后取邠州。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1-12 09:47
书接上回:

对王行瑜来说,战争是残酷的,梨园失守,龙泉失守,邠州丢失,而后逃走,于途中被杀,首级被送往李克用大营。

朱玫留下的最后一点残部被李克用彻底剿灭。

李茂贞,怕了,王行瑜,死了,李克用也该走了,昭宗赶紧将其封为晋王,择日回驻所,李克用在陕西、甘肃一带占尽了便宜,便也脑满肠肥的回山西去了,毕竟那边还有个老对手朱温呢。

接下来怎么办呢?石门县弹丸之地,不能再呆下去了,回长安?长安经历了几次战火,早已残破不全,怎么住?这时中书令韩建自告奋勇,说陛下先在华州(华县)暂住,臣去营造长安,一边修宫殿,一边结交诸侯,一两年内,李唐必然复兴。

这韩建本是华州一带的节度使,此次李茂贞兵发长安,他也算是一路,后来闹了别扭,转投昭宗,受封中书令,昭宗此时无人可用,见新投靠的韩建主动请缨,便从了,未料想韩建一去长安,便与李唐宗室产生了巨大矛盾,十六宅的王爷们都说他想造反,韩建一怒之下,兵围十六宅,几乎将所有王爷杀个干净,随后告诉华州地面的手下人,注意控制昭宗,如今这朝廷上,我说了算。

昭宗千算万算,也没算到韩建会反,如今自己是身陷囹圄,他转念一想,也对,刘景宣、骆全瓘,管神策军的宦官,他们反了,神策军没了,神策军没了,也就是无人保护我了,那么节度使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今日忠于我,明日背叛我,这都很正常,想我李唐两百余年,最后被受制于家奴,外受制于悍将,我这皇帝,还当个什么意思?

越想越憋闷,英名果敢的昭宗终于沉沦了,他开始酗酒。

一腔壮志,消磨于酒杯间,酣然之际,昭宗时常醉眼恍惚的看左右,映入他眼帘的,总是一个老宦官,他叫刘季述,是个苦孩子出身,净身入宫几十年,仗着灵巧机变,做了枢密使,也算是贵人了,昭宗点手叫他:“刘季述,你过来。”

“奴才在。”刘季述很听话的走过去。

“朕知道,神策军不能没有,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办成后,你为左军中尉。”

刘季述眼中光芒一闪,强压着心头狂喜道:“谢陛下!”

宦官不可信,为什么昭宗还是要把组建神策军的任务交给他们呢?

因为他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

昭宗明白,藩镇更不可信,权衡之下,倒是宦官更贴心些,自打刘景宣、骆全瓘二阉死后,昭宗便想用藩镇赈济朝纲,结果如何?

结果是,韩建杀光了十六宅,横霸朝廷。

如果昭宗不继续利用宦官,那他只有一条路可走——亲自上阵,但这样的话,则宦官、藩镇都不会容他,他只能倒台得更快,所以,还是让宦官登台吧,至少,皇帝可以在宦官与藩镇的夹缝中生存下去。

听起来是否很窝囊?

昭宗确实很窝囊,窝囊,便会生气,生气又喝酒,脾气就更暴躁,暴躁起来便杀人,宦官他不敢杀,藩镇他杀不着,只能杀弱者,而且是最弱者——宫女。

此时刘季述还未把神策军重新建立起来,但残留的禁军卫士倒还有个几千,昭宗的性情大变令他不寒而栗,他赶紧入禁军中与几个宦官并一些将领商议如何保命。

宦官们提出的第一个疑问是:皇帝疯了么?

答案是不可能,皇帝没疯。

没疯为何要酗酒杀人呢?

因为他装疯。

装疯又是为了什么?

没人说话了。

大家都在想,想昭宗登基以来做的那些事——田令孜之死、刘复恭之死、刘骆二阉之死、藩镇间的恶斗,最后所有人统一得出一个结论:皇帝肯定又在想什么招整治我们了。

昭宗是聪明的,而聪明人迟早会被人看出来,对宦官来说,聪明的皇帝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治理国家这种事从来就不需要宦官操心,只有昏聩的帝王才舍得将大权交与家奴,因此,昭宗给宦官们的印象就是:这是个很难控制的人,他好像总在想办法摆脱桎梏,一个套在李唐帝王身上十几代的桎梏。

那么,废了他算球。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1-13 10:49
书接上回:

说句实话,当时地方上割据成风,各藩镇均为独立王国,有军、财、政大权,皇帝早已成为摆设,想废帝并不难,昭宗的手段是在宦官与节度使的争斗中求得平衡,在忠君思想的影响下,这招还算灵,但如果有人抛开这个思想,将矛头指向皇帝,那么昭宗是没有一丁点防范能力的。

唐光化三年十一月,神策军新任中尉,宦官刘季述、王仲先二人,并同枢密使,宦官王彦范、薛齐偓等,率残余的禁军数千人冲入宫内,要行废立之事。

先该干什么呢?

皇帝,还在,要想证明这个皇帝已经过气,必须,得再立一个,但是再立一个如果大家不承认怎么办?

好办,只要一个人承认了,大家就都得承认,那个人就是皇后。

旧皇帝被打倒,新皇帝未登基,此时大臣们眼里唯一的、合法的最高阶层代表人物,就是皇后,如果她承认了新皇帝,新皇帝就是合法的,所以,先控制皇后。

自古宦官政变手法如出一辙,回想东汉,何尝不是如此?因此上,宦官虽然可以弄权,可以掌握兵权,可以成为站着的皇帝,但终究是依存皇家而存在的,就好比牧羊犬存在的前提,一定是有羊群存在,如果羊群不在了,牧羊犬的价值就消失了。

刘季述他们来到皇后宫中,交待一句,这群人做事情还是很有脑子的,他们当时把太子也带去了。

然后就问皇后:你干不干?

养尊处优的皇后吓傻了,这位皇后姓何,本是个小户人家女子,昭宗为寿王时,她当侍女,侍着侍着,就侍到一块儿去了,何氏为人婉约,何曾识得刀兵?心中害怕,便将皇后玺拿出,给了诸阉,刘季述大喜,当时就写了一付矫召:皇帝乱杀人,违反天道,立太子,主社稷。

写完盖好大印,证明这是皇后干的,而后拉着太子便走,见人就说:这是新皇帝,请跪下参拜。谁敢不拜,立时戕害,一路走一路杀,等走到龙椅边上,已经杀了快一个连了,这皇帝如此登基,实在太有特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昭宗干吗呢?

睡觉呢,他还在梦游周公。

不久,乱军入宅,把昭宗从床上给掀下去了,李晔这才醒来,一看,唔?这是要做甚?刘季述腆胸叠肚,告诉他:你被废了。

昭宗问:我何罪?

刘宦官是在捉摸不出他有何罪,要说算心计玩阴谋,竖阉们个个都是超一流,唯独到了玩嘴皮子上,菜鸟了,是啊,他有何罪?他杀了几个侍女,喝了几杯酒,至于被废?

刘大阉人思索一阵,还真就找到理由了,只不过这些理由实在显得脸皮太厚:

某年某月某日,某事,你不从我,其罪一也;
某年某月某日,某事,你不从我,其罪二也;
某年某月某日,某事,你不从我,其罪三也;

……

依此类推,竟然说了几十条大罪。

东汉宦官逢天下大乱时,也只是说拎着皇帝猛跑,何曾敢如此行事?所以,这个兵权,是绝不能丢的,军队是政权的支柱,公理也,这个没有了,什么都不谈。

昭宗被废,太子登基,李晔的老婆何后与之一起囚禁在少阳院,宦官们全面把控局面,过去昭宗皇帝宠信过的人,或者与之有隙的人,全部当天夜间鞭打致死,翌日清晨用车将尸体送出宫外,竟拉了十车之多。

杀人虽多,却漏了一人——崔胤。

崔胤,官至宰相,说到他的处事原则,三字便可道明:琉璃球。

唐末宦官猖獗,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皆受其制,但凡有点性格的,便不愿做那没用的京官,独独这崔胤,官瘾奇大,竟连续作了四次宰相,人称“崔四人”。

能做四次宰相是很不容易的,倒不是说他能连任不容易,而是他能活着不容易。唐末,南北司之争愈演愈烈,为了战胜宰相主持的南司,宦官们屡次联结藩镇以作后盾,前面说过的刘景宣等便是很好的例子,那么南司众官没有藩镇当后台,一旦节度使们作乱,便难逃一死,比如说李茂贞作乱,不少南司大臣都死于乱军,在这种情形下,他崔胤竟能做四次宰相而不死,是不是个奇迹?

这个奇迹,缘于他那强硬的后台,人就是这样,不管你摊多大的事儿,开车撞死人也好,喝酒打破头也罢,只要你后台够硬,即便今日进去,明日也活蹦乱跳的出来。

崔胤的后台是谁呢?

超级硬——朱温。

有这哥们顶着,谁敢把他如何?别说当四次宰相,就是四百次也不奇怪。

那么刘季述等人废帝的时候,崔胤在干吗呢?他老老实实的交出了宰相大印,随后回家呆着,那意思是告诉刘宦官:我服了,别杀我。

刘季述杀得眼红,却唯独不敢杀崔胤,他知道这个主儿后台太硬,惹不起,既然你服了,就呆着吧。他没再管崔胤。

不管是错误的。

崔胤见敌人麻痹,便写了封密信给朱温:皇帝被阉人所废,快发兵救驾!

这封信到了河南汴州,朱温展开信一看,嘿嘿,想到我了?

他马上吩咐人,把这封信原封不动的给我封好,然后再完完整整的交给一个人——刘季述。

崔胤这个琉璃球,做春秋大梦也想不到,他的朋友只是朱温,而朱温的朋友绝非他一个,这老兄瞒着他还交了一个朋友:宦官刘季述。

作为藩镇,朱大人一向脚踩多只船,显而易见的,唐朝已经快完了,还能喘息多久谁也说不准,那么唐朝完了,谁接替呢?自唐玄宗后期以来,天下藩镇连年征战,如今淤泥被虾米吃了,虾米被小鱼吃了,小鱼被大鱼吃了,局势越来越明朗,我,朱温,不就是大鱼么?而且是鲨鱼,那么我当然有资格接替,既然有不臣之心,自然得多结识几个唐廷上的朋友,好见机行事,这样说来,宦官大臣当然都得熟识了,但宦官和大臣是不和的,因此么,我认识你,却不告诉他,我认识他,也不告诉你,免得两面不是人。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