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太监往事——那些不是男人的男人们 第114节

点击:


这太监没练过葵花宝殿及避邪剑法,便老老实实挨了一记,嘣噔坐在地上,眼睁睁看着那人闯入,可真急了,放开鸡喉便嚷:抓刺客!
深更半夜,这一嗓子传出二里地,附近的巡逻队很快来了,拿下了这个手持木棍的人。

这就是明朝奇案之一——梃击案。

刺客被捉住了,送到了刑部,就如当年的王大臣一样,他除了交待自己叫张差之外,便什么也不说,实在打狠了,便疯疯癫癫的扮傻子。
又是一钢铁战士,怎么办呢?刑部主事王之寀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他对张差道:你不说,我就饿死你。

饿死也不说。

好,不给他饭。

就饿着,几天后,张差饿得是眼蓝舌头绿,就差啃石头了,然后王之寀来了,不是空手来的,带了好几样吃喝,香气扑鼻的就到了,劈面便问:说不说?

张差开始还嘴硬,说我自幼疯癫,说什么?

王之寀便拿着几盘菜在他鼻子前一阵晃悠:说不说?

我……我……

张差受不了了,你可以打我,可以烙我,但不能诱惑我。

王之寀乐了,把馒头大饼摆得花儿一般美丽:说吧,说了都给你吃。

张差开了半天口,蹦出两个字:我……不……

王之寀兴奋得手心冒汗:不什么?什么不?

张差终于鼓足勇气:我不敢说!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9-02-28 10:18
书接上回:

王之寀心头一动,他不敢说,说明幕后指使十分强悍,会是谁呢?王大人屏退下属,单独留下来,边将食物向张差手里塞,边道:慢慢说,不要紧,我给你做主。

张差自然不知道王之寀是什么角色,见他要替自己做主,便放了心,一五一十道:“小的本是蓟州人氏,自幼打猎为生,家里亲戚领我见一个太监,他见小的身强体健,便给了我几两银子,说带我去赚钱,小的一听有钱拿,自然欢喜,便跟着他去,不想到了京城,进了宫,小的正纳闷,那位公公又引见了一位太监与我,对我十分热诚,还给我酒肉,之后带我去了慈庆宫,说此宫中有坏人,令我夜间持棍入内,见人便打,打死有赏,特别是里面有个小爷,如若打死,赏格最重。”

王之寀听得耳热心跳,小爷,自然是朱常洛,此举的目的竟是太子,事情闹大了。

他继续问道:那两个太监是什么人?你去行刺,不怕被捉么?

张差当然不知那两个太监的姓名,但却说了长相,又说那二人告诉他,如果被捉,自然出面保他,由此他才放心大胆的往里闯。

哦,王之寀心下惊异,让人好生看护张差,吃饱穿暖,买药治伤,他一转身,将审讯结果如实奏报给万历。

万历大怒,虽说不喜欢朱常洛,但他已是太子,太子,国之储君,动他便是动社稷,何人如此大胆,敢撼大明之根本?

再一细查,坏了,根据张差所供,那两个太监正是郑贵妃宫中的庞保、刘成。

消息一出,满朝大哗,大臣们不让了,争了许多年才把皇长子扶上马,这奸妃安敢如此?一时间上疏如雪,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才罢。

万历也火了,他不火别的,火的是郑贵妃愚蠢,堂堂一国太子,你找个人说打死便要打死?事情真的这么简单,我当初又何须争了十年国本?如今你倒痛快,我怎么办?办了你,我于心不忍,不办你,与那班大臣如何交待?

万历急得火烧屁股,却没辙。

正恼火呢,那个没事儿找抽的郑贵妃来了,事情败露,她也怕得要命,索性主动找上门来,要皇帝宽恕,万历一见她脑筋蹦起多高:“大臣们逼我,找我求情有何用?太子宽恕了你才是正经!”

这万历一语中的,确实聪明。

郑贵妃无头苍蝇般又去找太子,且说那太子朱常洛,出事儿那晚,他正睡觉,张差打倒太监,闯过第一道门,他便惊醒了,吓得是抖衣而颤,为啥呢?因为第二道门无人把守,张差再往里闯,上演全武行的,就该是他本人了,他自幼不识字,不骑马,不射箭,不技击,哪来的本事抵挡?因此吓了个冷汗滴答,幸好巡逻队来得及时,算是一场虚惊,之后越想越后怕,他心里明镜似的,这不是郑贵妃干的才怪,怎么办?她要是再派个人来打我,怎生是好?因此这些日子,吃不下睡不着,见到郑贵妃好似见了鬼,怕得要命。

怕什么来什么,郑贵妃到了!

朱常洛吓了个麻爪,跟头把式的赶去迎接,一见面,万没想到,郑贵妃扑通一家伙给他跪下了,边哭边磕头,可把朱常洛唬到了,这又是哪出?他反应真快,当机立断扑通也跪下,和郑贵妃对着磕头,这一对儿后妈长子面对面就磕开了,你磕我也磕,磕了半天,除了磕,就是哭,啥话都没说。

旁边站着一位,看不下去了,谁呢?伴读太监王安。

王安一瞧这是干吗?耍猴戏?母辈子辈相互叩头,什么乱七八糟的?他赶忙出面制止了这一双活宝,问到底怎么回事?有话就说!

郑贵妃这才哭哭啼啼的,将事情原委说了,最后恳求太子高抬贵手,放她一马。

噢,朱常洛这才明白,敢情是求我来了,哈哈,郑妃,你也有今天?我……

他就要拔拔份儿,却被王安一拉衣襟,扯屋里去了。

王安问,你是饶她,还是不饶?

太子举棋不定。

王安说没别的办法,只有饶。

朱常洛一扬眉:怎么?

王安说事情明摆着,要是能处置,皇帝早处置了,为何却让郑贵妃到此求情?你不饶她,便是不饶皇帝,你想想,这个太子来之不易,若因此得罪了皇帝,岂非节外生枝?凡事当从大处着眼。至于这郑妃,从此事可见她手段,实在平平,量她日后也不敢再有此举,不必放在心上。

朱常洛是个没主意的,一听,哦,好,就依你。

正说着呢,万历来了。

万历左思右想觉着不是这么回事,让郑妃一人去,太不放心,索性亲自来了。

来了一看,郑贵妃哭得泪人一般,朱常洛却没影,万历心说坏了,赶紧让太子出来,见面就问,你打算怎么处置?

朱常洛看看王安,说此事另有奸人指使,不怪郑妃,郑妃无需认错。
妥了,一切妥了,万历手一挥:走,叫上百官,去慈宁宫皇太后灵位前集合。

大臣们正在呱噪,听说皇帝令集合,兴奋不已,赶紧收拾停当赶奔慈宁宫。

到了一看,万历坐在那儿,太子、郑妃两旁站着,大臣们也不言语,规规矩矩站好,等着看戏。

没料到万历一张口:请太子处理此案。

他躲了。

朱常洛按商量好的说,说此事已经查明,乃是郑妃宫中太监庞保、刘成,因小事怨恨太子,雇人谋害,此二人当仗毙,刺客张差依法当磔,此事与郑妃无关,不该牵连太多,就此结案。

啊?群臣大惊,这般草率?

万历一甩袖子,就这样吧,太子断得公正,刑部酌情处理,退朝。

大臣们稀里糊涂的,便被赶回了各自府第,这边还在迷糊,那边已经行动了,庞保刘成被打死在宫中,张差投入死囚牢,准备开刀,上刑场前这位替罪羊大呼冤枉,说怎么当初几个人合谋,临到头挨剐的就我一个呢?

不久,负责审判的那位王之寀,被莫名其妙的罢官为民。

王之寀被罢,使得本不平静的局面更加复杂,其结果就是——党争,非但朱常洛没料到,就是经验丰富的王安也想不到,其实事情的缘由很简单,这位王之寀有个非常显赫的身份——东林党人。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9-03-01 21:36
接上回:

东林党是个甚?

是天下第一大党,它的事情说起来,绝对三天三夜,所以咱还是用简单的方式讲。

东邻党的龙头老大,叫顾宪成,江苏无锡人,自幼家贫好读书,发奋图强要做人上人,终于,万历四年中了举人第一名,四年后,赴京考试,中进士(二甲第二),从此踏入仕途。

由于此人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王阳明的心学,因此做人做事,和其他人不大一样,大家都觉着该这么做的,唯独他不干,都觉着不能干的,他偏要去做,他认为做臣的,就是要指出时弊,矫正朝廷歪风,包括皇帝的歪风,所以做官时,此公无时无刻不与万历作对,对万历的怠政行为深恶痛绝,最后被皇上一脚踹出北京,回老家了。

明朝的官场是很讲究“清誉”的,正在当官的,不见得多招人待见,反倒是得罪了皇帝被罢官的,顿时名声鹊起,刚正之品立刻得到士大夫阶层的传讲,大有一夜梨花开之势,因此顾宪成一回到南方,就被各式各样的名誉所包围,用现在的话说,他火了。

火了以后干啥呢?

大凡被领导撤职的官,多少都有点气不顺,顾先生也不例外,正好,同乡捧他,同僚赞他,同学夸他,他还正经读过好多年的理学,便索性开课讲学,广收门生,表面上看,这是在给国家培养人才,实际上,是顾宪成在发泄郁闷的一类方式。

由于他讲的东西,与当时社会上各类不正之风相抵触,所以青少年来听课的尤其多,这些人正处在逆反期,一听内容,正和胃口,莫不欢呼雀跃,所以顾宪成的学生,许多人,都是人品正直,但只知张口骂人之辈,一句话:是个愤青。

愤青之间是相互赞赏的,那么赞赏来赞赏去,顾老师的名气便越来越大,盛情邀请之下,他讲课的足迹也踏遍苏杭江浙,后来,他实在走不动了。

没办法,年岁不饶人,老顾这般跑下去,非累死半路不可,怎办呢?办个学校吧,谁想听课,来报名,提供住宿,而且食宿还免费。

终于,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的学校成立了,地点在无锡城内的东林书院,盖楼花了一千二百多两银子,由各位吴地才子合资修成,从此以后,三吴地区学者云集,各地才俊蜂拥而至,名噪一时的“东林讲学”出现了,顾宪成还亲自写了一对子激励学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刚开始,参与讲学的,江浙人居多,渐渐的,南方各省都有人来,再后来,北方人也到了,最后东林书院,成了读书人阶层首屈一指的聚会点,由于顾宪成讲的东西,和社会挂钩紧密,所以这群书生慢慢由探讨学术,就变成了议论时政,由议论时政,又变成了谴责时政,而一些内心不平的官僚的加入,终于使书院的师生们,由一个学术团体,变成了一股政治势力,这就是东林党。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