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太监往事——那些不是男人的男人们 第19节

点击:


曹魏没出现宦官专权,是因为前期的帝王和后期的权臣都非常注重抓兵权,西蜀没出现宦官专权,是因为没有权臣威胁到帝王的生存,上下一团和气,有钱的时候一起赚,该死的时候一起死,所以宦官也折腾不起来,都是朋友么,而宦官之所以在孙吴也没忙出个万儿来,主要原因则是老孙家太强大,皇权、兵权始终不丢。

孙坚这辈子挺热闹,年轻时候就跟黄巾干,三十多岁了又跟董卓干,纯粹是打出来的,死也死在战场上,其长子孙策就更不用说了,称江东雄狮,二十多岁就定鼎江南,开创基业,只可惜死得太早,孙权也算是个马上皇帝,一辈子经历了包括赤壁大战在内的不少阵仗,江东政权开辟得不易,自孙坚以来,“以兵立国,以兵强国”的思路一直非常浓厚,兵,是孙吴政权的立国之本,决不轻易交给旁人。

相对于曹魏和西蜀来说,东吴政权还算比较稳定,也没出现曹魏的权臣专权,也没出现西蜀的宦官乱政,归根结底,还是要感谢孙权,因为这老人家活得实在是太长,他上台时才十九岁,驾崩时闹了个七十多岁,执政五十多年,军政大权从不放手,什么事儿都是老哥儿一个说了算,威信素高,将士用命,百官敬畏,他需要宦官帮忙?当然不需要,所以宦官是无法参政的。

可有人问了,齐桓公也是一代明君,为什么老了老了还闹了个竖刁专权呢?

我上面说了宦官专权的四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皇帝比较懒,对执政的兴趣不大,又不愿放弃政权”,齐桓公老的时候就比较懒,什么事儿都交给管仲,自己却躲起来偷着乐呵,这才给竖刁创造了献媚的机会,可孙权不是,这老家伙身体好,精神足,年纪大了以后反倒更能折腾,而且此公年老之后性情大变,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任人唯贤的东吴主,转而却对谁都不信任了,把权力抓得梆紧,什么宦官外戚,谁也别想动歪心。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孙权对权力的把持程度,那就是立嗣之争。

孙权的太子孙登死后,立孙和为太子,孙和的弟弟鲁王孙霸不服,便拉拢势力想取代孙和,最后两派干起来了,以陆逊为首的大臣支持孙和,以一伙儿公主、外戚为首的贵族支持孙霸,吵得是不亦乐乎,孙权一怒之下,把孙和给废了,把孙霸给杀了,这回让你们好好争!那位支持孙霸的公主也让他一顿臭骂,这公主的名字十分雷人,竟然叫鲁班,也不知孙权当初咋想的。

杀了孙霸,废了孙和,还不算完,孙权把陆逊的亲戚、亲信也来个一网打尽,谁让你们支持孙和来着?杀。硬是把这位火烧彝陵、大败刘备的陆大都督给气死了。随后孙权宣布:立孙亮为太子。

这件事可以看出,孙权对政务、军务把持的程度有多深,连陆逊这样的猛人都说整死就整死了,要知道,陆逊可是江东大士族的代表人物,陆逊本人又是外戚,孙权这么干就等于向江东的士族势力和外戚集团同时提出挑战,但他还是这么干了,因为他有把握,就是这么牛。

这么牛的老人家,大权在握,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他怕who?所以说三国时代的宦官算是生错了时候。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08-20 08:46
接上面:

孙权死后,孙亮即位,诸葛恪辅佐朝政,诸葛恪,就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为什么是诸葛恪辅政呢?诸葛恪的前任陆逊,是江东土生土长的大士族之后,他的父亲、爷爷、爷爷的父亲,等等,历来就是江东的大官,而老孙家从孙坚那一代起,对江东就采取高压统治,孙家以兵为本,对吴地的盘剥很厉害,谁不服,刀兵伺候,这种并不人性化的政策从孙坚一直延续到孙权,所以这孙权为了继续这种政策,把江东的高门大户看作是潜在对手,非常警惕,他找了个借口把陆逊气死了,把诸葛恪抬上去了,这诸葛恪之所以走了这个鸿运,就因为他诸葛家不是土生土长的江东人,诸葛家两兄弟,诸葛瑾诸葛亮,都是山东沂南人,后来去了南阳种地,亮儿跟了刘备,瑾儿投靠东吴,属于外来户,外来户的势力自然没有本地人那么枝繁叶茂,所以孙权临死前把权力交给了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以避免当地大族把持朝政。

这一来,江东有了权臣了。

孙权万没想到,诸葛恪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一看孙权死了,孙亮还小,便将军政大权一把抓,独断专行十分蛮横,要放到东汉,皇帝早就开始找宦官商量怎么对付了,可惜这是三国东吴时代,孙氏宗亲的力量极其庞大,虽然兵权大部分在诸葛恪手里,但与皇权没有分离,孙权刚死不久,诸葛恪又是才上任,军心并未遭到外人操控,孙亮赶忙找到了孙氏宗亲孙峻,孙峻又拉上了他弟弟孙綝,几个人一商量,孙峻兄弟暗中纠结忠于孙家的部队,一下子把诸葛恪给杀了,他们哥儿俩当权了,孙峻作丞相,不幸上任不久暴病而亡,孙綝继任,此人表现得比诸葛恪还专断,上任没多久,竟把孙亮给废了,立孙权六子孙休为帝,这下子孙氏集团内部干起来了,孙亮下课下得很冤枉,他不是没机会扳倒孙綝,而是孙綝动作太快,他来不及。

孙休上台后,其实也就是一傀儡,那他是否用宦官的力量夺回权力了呢?

没有。因为孙休不是孩子(与宦官专权的第三个条件不符),他很懂得该如何利用手中的力量和孙家的人望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他深知,在军队里忠于孙家的将领不少,还没落到用宦官夺权的地步,而且他也不喜欢宦官,毕竟东汉灭亡的教训太深刻了。

于是孙休找到了部队,大将张布、老将丁奉均表示拥护皇帝,孙休便让他们设计捉了孙綝,当场处斩,夺回了权力。

孙休死后,孙权的孙子孙皓即位,本来孙休有儿子的,可惜年纪太小,这东吴大臣们是真怕宦官掌权,他们说了,东汉皇帝就是因为太小,才令阉人乱国,蜀汉灭亡,也是因为刘禅即位时年纪小,宠信黄皓才灭国,所以要立个年级大的,就立了孙皓。

一方面大臣们处处盯防,一方面皇族大权不失,宦官想要专权是没影的事儿。

孙皓一当上皇帝,就令所有人大吃一惊,他大兴土木,酒色无度,杀人如麻,敢情是个暴君,历史上但凡暴君,绝对没有让宦官专权的,因为暴君本身就怕人家反对他,所以把权力抓得很死,肯定用不着让宦官替他掌舵,再有就是暴君都很能折腾,还特别喜欢亲自折腾,自己找乐儿自己玩儿,根本不需要宦官劳神,所以暴君执政,宦官反倒没什么可闹的,还得特别留神,别一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

因此上,之所以东吴也没有宦官乱政,甚至连参政都没有的原因就是,老孙家实在是过于生猛,大权从不旁落,从孙权到孙皓,出了孙亮,位置基本上都坐得稳,没有幼帝,皇帝也都不懒,虽然孙皓很暴虐,但他可不懒,他变着法儿的折腾国家,这其实比宦官乱政还厉害。

孙皓最后国破被俘完蛋了,成了司马炎的阶下囚,辉煌迤逦的三国时代也结束了,太监们在这个时代过得比较灰暗,无甚作为,即便是到了西晋,他们也都没什么可夸耀的地方,因为西晋的司马炎封王太多,最后闹得皇权和兵权分开了,王爷们各掌大兵,皇帝闹个干瞪眼,走了曹魏末代皇帝曹髦的老路,有宦官没兵权,只能看着大王们打得鸡飞狗跳,葬送了国家,弄得胡骑横行,把好好的一个国家整成了来来去去的十六国。

十六国时期是少数民族执政时期,三国时代之所以宦官没什么机会,有一个潜在原因就是汉族政权的统治者们基于东汉灭亡的教训,对宦官们有提防,但少数民族就不是了,他们没经历过宦官横行的时代,甚至对这玩艺还挺感兴趣。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08-20 21:04
作者:狐茎套 回复日期:2008-8-20 17:05:56    
哥们,把根留住的记号。
------------------------
多谢关注,《长安故秋》过来的老朋友了!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08-20 21:06
作者:水木黄牛党 回复日期:2008-8-20 18:22:16    
哥们,把根留住的记号。
 

作者:此水彼墨 回复日期:2008-8-20 19:13:45    
阅~
 

作者:无节制主义 回复日期:2008-8-20 19:21:29    
好贴留名!!!哦也!
————————————————————————
谢谢支持!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08-21 13:36
第十章 匈奴人的宦官

铁马金戈,大漠孤烟,曾几何时,汉家的铁骑曾纵横于漠南漠北,西汉王朝也好,东汉王朝也罢,都有一个十分了得的地方,就是边防,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即便是灭亡了,也没发生虏骑纵横的现象,牛人曹孟德掌权后,把臣服于东汉的南匈奴人分为五个大部,放在山西河北一线,强大的曹魏军无时无刻不在看守着这群外来户,当时有个匈奴左贤王叫刘豹,此人深受曹操信赖,被任命为左部帅,左部者,匈奴五部之一也。刘豹被封了官,心里乐,一高兴做了件好事儿——蔡文姬归汉。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刘豹不知不觉死了,他儿子刘渊即位为左部帅,到他这辈儿,已经是晋武帝司马炎时代了,不久司马炎驾崩,西晋八大王争权,打得不亦乐乎,刘渊一看不好,赶紧组织匈奴各部头领商量怎么办,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推刘渊为首领,恢复匈奴祖业,咱匈奴自西汉就被汉家压制,而今也该复兴了。

可匈奴人没文化,说那咱要是建个朝代,叫啥名?刘渊想了想,说我看,汉人还是挺怀念过去的两汉的,俺们干脆叫汉国吧。就这么定了,汉国!大家摩拳擦掌,这就要起事,刘渊说等等,咱可是匈奴人,咱们说这叫汉国,可汉人未必承认,怎么办呢?干脆,编个故事哄他们好了。

怎么编呢?就说我刘渊,是神鱼转世,说我妈有一次做梦,梦见一条大鱼,头上长角,钻她肚子里去了,一觉醒来,就怀了我,就这么编。大家一听,哦,好啊,那刘大帅你又是怎么编出来的这个故事啊?刘渊说现成的,汉高祖刘邦不是说他是赤龙子转世吗?那我就是神鱼转世。又有人问了,说刘大帅,汉人皇帝都喜欢说自己是谁谁谁的后代,那您准备当谁的后代啊?刘渊想了想,说伟大的冒顿单于。

就这样,冒顿单于的冒牌后代匈奴主刘渊造反了,当时北方长年战乱,汉族人口大减,人口优势骤然降低,无法遏制匈奴人的暴乱,匈奴人接连打胜仗,其余诸胡无不依附,没几年刘渊便称帝了,称帝以后心里爽,却不小心爽过头死了,他大儿子刘和即位,不久被四儿子刘聪所废,刘聪登基,成了匈奴汉国第三任皇帝。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