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太监往事——那些不是男人的男人们 第90节

点击:


败了就跑,一打听朱元璋这几年兵强壮,便去投奔,注意,不是投靠,是投奔。

投奔之后如何了我先不说,先说北方的元军。

刚才说了,由于朱元璋见死不救,所以刘福通被元军和别的义军围攻而失败,这里面元军的领头人之一,就是孛罗贴木儿。

败在他手里的红巾军将领有:刘福通、关先生、王士诚,后两者不知道也没关系,他们都有个战友,中学历史书上把他叫破头潘。

镇压红巾军胜利后,孛罗贴木儿受命镇守石岭以北,北中国的局面渐渐安定下来,但蒙古人好战的天性让他们难以忍受太平日子的寂寞,所以,他们自己打自己。

与孛罗贴木儿一起镇守石岭的,还有一个叫察罕帖木儿的家伙,二人虽驻扎在一个哨所,却没有亲如兄弟,而是互相争夺地盘,今天你夺我的哨,明日我抢你的粮,闹个不了,恰在此时,老的沙被朴不花与奇洛由打皇宫里撵了出来,躲进了孛罗贴木儿的营房。

当老的沙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遭遇说给孛罗贴木儿听之后,孛罗贴木儿怒火万丈,不单单为老的沙不平,也为自己不忿。

他恨朴不花很久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和察罕帖木儿之所以打来打去,朴不花要负很大的责任。

察罕帖木儿也是镇压红巾军的著名将领,受命镇守石岭以南,和孛罗贴木儿相互不服,便送礼给朴不花,求他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把整个石岭都交给自己管理,于是朴不花便照做,偏此时孛罗贴木儿也来送礼,也求朴不花撺掇皇帝将石岭交给他全权管理,朴不花也照做,因此,朴公公一会儿说该交给孛罗贴木儿管理,一会儿说该交给察罕帖木儿管理,导致这俩人傻打个不停,朴大公公却两头受贿。

如此,遭人恨是很正常的。

正当孛罗贴木儿恨得牙根痒痒的时候,皇太子令到了,上面说得很清楚:经调查,老的沙没去封地,而是留在了你的军营里,命令你立刻将此人带回大都做处理,否则便怎的怎的。

孛罗贴木儿大怒,老的沙在我这儿,你们怎么会知道?下眼线竟下到我的地盘上来了,我偏不奉令!

不听话,就得收拾,奇洛找到朴不花问计,朴不花说那好办,解除他的兵权就是了。

于是一道诏令,撤了孛罗贴木儿的职,接着朴不花等人再次洋洋自得的管孛罗贴木儿要人,谁知,他们等来的不是无可奈何垂首就范的孛罗贴木儿,而是浩浩荡荡由石岭方向过来的大批蒙古边防军。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2-25 08:54
书接上回:

朴不花有点儿不明白,孛罗贴木儿怎么就敢举兵造反,所以说高丽人就是高丽人,对蒙古人的脾气没摸透,“自己打自己”历来就是蒙古人的天性,若不是内耗,大元朝也不会衰败得如此之快。

他年擎天白玉柱,今日釜底抽薪人,人家打来了,如何是好?

元顺帝也慌了,和儿子老婆再怎么斗,都是家务事,边关将领若掺和进来,可是大大的不妙,毕竟南方还有个朱元璋呢,他赶忙调动各蒙古王公集结力量,准备迎敌,谁知各王公对奇洛与朴不花这一对高丽人的指手画脚早就心存不满,趁机一同发作,根本不奉召,不但不奉召,当时很有实力的两个王爷不颜帖木儿、秃坚帖木儿,反领兵接应孛罗贴木儿,倒打一耙,直逼京师。

完了。

顺帝、奇洛、朴不花、太子、搠思监,无一人有退敌之策。

长江边上的朱元璋还在虎视眈眈,山西河北又闹得不堪收拾,照此下去,不用朱元璋来攻,这些成吉思汗的后代自己就把自己灭火了,所以顺帝左右衡量,最终还是一咬牙,准备丢车保帅。

他说各位爱卿不要打架,事情都是朴不花和搠思监挑起的,我把他们治罪,你们该干嘛干嘛。

随后下旨:将此二人流放。

真流放了?

没有。

奇洛是个重感情的人,这美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不住自己的童年玩伴。

而朴不花也是个重感情的人,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不住自己的同盟战友。

所以这二人谁也没走,顶着个“流放”的帽子,继续在京城逍遥。

于是各路蒙军火儿了,彻底火儿了。

秃坚帖木儿率军直扑大都,一路畅通无阻,放出话:交出这两个,不给就进城!

糊弄不过去,那就没招了,皇宫中是大人哭孩子叫,乱了章法,奇洛拉着朴不花哭个不了,这位多情的美人此时也说不清,对这位从小长大的玩伴到底是亲情,还是爱情,反正早已超越友情。

如果不是自幼相依为命,奇洛是否能安然度过童年还是个谜,这种情感是真挚的,宝贵的,但此时却是不得不舍弃的。

女人的痛苦,只有女人知。

朴不花与搠思监被绑缚出城了,秃坚帖木儿的大军就在外面,他们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位外籍阉人在领略了一番中原大国的过眼云烟后,轰然栽下历史舞台。

1368年,朱元璋称帝于南京,建立明朝,誓师北伐,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声中,明军下山东定河南入陕西进河北,攻取大都,顺帝与奇洛连同太子逃往蒙古草原,文天祥曾说过:胡运不过百年。此时距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不过九十八年光景,文大人伟大。

明朝开国,年号洪武,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再次当家作主了。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2-27 14:33
书接上回:

朱重八当了家,那杀起人来真不含糊,昔日跟着他打江山的,什么刘伯温李善长徐达的,基本上都让他给喀嚓了,他儿子看得不忍心,说爹你杀得太多了。结果朱八兄还拿出一根浑身是刺的棍子,说你试试看,荆棘怎么拿?儿子束手无策,朱洪武道:你看,拿不了吧?我现在替你把刺儿都削掉了,你还不感谢我?儿子无语。

老朱认为,战乱年月过来的人,只要能活着的,没几个是好人,好人不是饿死就是战死,所以有那么一些人非但没死,反倒升官发财,绝非善类,就得收拾,否则自己百年之后,大明王朝指不定姓啥呢,因此上,把功臣杀了个罄尽。

心毒手黑的朱老头对任何人都不放心,杀完功臣,一眼,看到宦官了,说这些人个个该杀,汉唐灭亡,就是他们害的!

可把这群阉人吓着了,太祖皇帝成日介杀人,刀头滴血,谁敢哼一声?

好在刚刚开国,广大宦官同志还不敢放肆,小媳妇似的规规矩矩,所以老朱想杀阉一时也找不到借口,堂堂皇帝,也不好总和阉人较劲,便规定:

我大明一朝,宦官不得兼文武职位,非但不准兼职,连文武百官的衣服也不准穿,谁穿杀谁。

仿佛够恐怖了,但老朱回头一念叨,还觉着不到位,寻思一番,又说:各部门官员,不准和宦官往来!

这条一公布,活着的大臣都毛了,不准往来?不准往来我们怎么见您啊?

老朱一想也是,不能太绝对,便改了:不准文书往来!

到这一步上,朱元璋可比那位赵匡胤狠多了,可他还觉是着不够,临最后又加了一句:宦官干预政事者,斩!

朱元璋到底是放牛的出身,见识比赵匡胤要短得多,赵匡胤先生对宦官是以压制为主,而非绝对的侮辱与禁闭,比如宦官能领兵,能出京城,但在权力上却被逐级分解,且放权于大臣,给宦官分级别,刻意的专门为宦官设定出某些充满藐视意义的名称,以贬低这个群体,在意识形态上孤立他们,这些举措都使宦官在有宋一朝很难真正成气候,而朱元璋却只是一味的以精神暴力和武力压制,这并不能根本解决宦官专权问题,因为他死后,谁知道后面的皇帝又如何看待阉人呢?毕竟全面的压制宦官是从制度上做起的,而非个人情绪做主导。

就在朱洪武自以为将宦官灭火之后,他又犯了个大错误,把丞相给撸了,把中书省也给撸了,这就未免很搞,人家赵匡胤不让宦官专权的办法,是扶植权臣跟他们干,你朱元璋口头上虽然喊打喊杀,却把办事大臣都给扔垃圾堆去了,那谁来压制宦官呢?把他们撸了,就等于说,您老人家今后大事小情都自己干,自己给自己打工,但有没有想过,你再能干,也得有个端茶送水传话报信的吧?谁来做?除了宦官,再无他人,也就是说,作为皇帝的你,必须要放权给这些阉人,否则谁伺候你?那么你又要压制宦官,又把主事大臣给蹬了,那岂不又要依靠宦官来办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到底是要压制宦官呢,还是要放纵他们呢?

其中的矛盾点,朱元璋根本没看出来,因此他一面喊着断绝阉患,一面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这就是明朝阉祸的根本所在。

干掉了中书省和丞相,就算他朱重八超人再世,也搞不定日积月累的各地奏章,所以为了加快效率,他雇佣的阉人越来越多,终于彻底崩盘,以往说过的杀阉灭阉之类的话全部不作数。

洪武二十年以后,明朝宫中的阉人已达好几百,大多数是本土的,还有进口的,比如高丽啦,越南啦等等,特别是高丽,对明朝的敬仰比对元朝还降级了,元朝时送女人,明朝时送阉人,元朝时还算成品,到了明朝变半成品了,老朱大怒,说不行,两类都要多送,结果高丽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阉。

这么多阉人,怎生理会?

老朱不得不花精力去规整他们,立九监、二库、六局,他的后继者们又一改再改,终于建成了明朝最大的宦官机构:二十四衙门,即十二监、四司、八局。

到底哪十二监我就不说了,以防您看着看着就想睡觉,反正在日后的文章里都会慢慢交代,自打这十二监一立,明朝的宦官称呼就改了——太监。

究竟为什么叫太监,文章开头说过,在此不重复,明朝之前,宦官一般都称为“中官”,好听一点的,叫中贵人,此时变为“太监”,时人颇有议论,说俺们都听说皇帝他爸爸叫“太上皇”,怎么阉人也称“太”了呢?看来大明朝迟早要有阉祸也。

老百姓智慧。

朱重八闹腾一辈子心不甘情不愿的死了,他孙子朱允炆即位,他四儿子朱棣看着不爽,就在北京反了,南北两边这通儿打,史称“靖难之役”,战争中,朱棣是大把花钱,把朱允炆身边的太监给收买了不少,获得了许多内部消息,因此仗打赢后,朱棣便认定:太监非常有用。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