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下场怎样呢?
他死了。
赵光义做皇帝后,太平兴国四年,发兵征太原,打完仗后,赵德昭劝他快些论功行赏,当时太宗说了句话:“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这话什么意思?待汝自为之,也就是“等你能自己干了”,那时候再赏也不晚。
按理说,打完仗评功,这很正常,赵光义用不着如此神经过敏,是什么让他这么敏感?这是其一,其二,赵德昭听完这句话的反应更是离奇——自杀了。
什么情况下才自杀?
绝望,而且是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绝望。
是什么令赵德昭绝望至此,只为一句话便死了?
只有一种解释:有人一直想让他死,而且这个人是他无法摆脱且无法对付的,这么看来,除了当今皇帝之外,还会有谁呢?
赵光义为什么要逼死赵德昭?
因为赵德昭对他构成了威胁,这就带出一个疑问:赵光义是否为合法即位?显然,他不合法,否则怎要杀旧日皇长子?
对赵光义的即位和赵匡胤的死,史书上写得很简单: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老的死了,新的来了,就这么简单,但《续湘山野录》上就不是这么写的,此书上写:赵匡胤去太清阁望气,突然天气变了,大雪加冰雹,他只好回宫,命人摆酒,招光义对饮,席间赵光义不断离席,好像不胜酒力,喝到半夜,皇帝站起,用柱斧戳雪,边戳边说:“干得好,干得好!”然后便睡去了,鼾声六十分贝以上,五更天,鼾声消失,侍者一看,已然驾崩。
据记载,当时赵光义就在寝宫。
《续湘山野录》的作者叫文莹,是北宋仁宗年间的人,虽然他很有几个当过大官的文友(如欧阳修),可他自己没做过什么官,对宫中的事物的记载,也多是道听途说,他自己也给作品取名叫“野录”,那么这个野录所记载的和史书所记载的,哪里不同呢?
最大的不同,就是情节。
史书上说,赵匡胤找的是他儿子赵德芳,而不是赵光义,是王继恩故意找来了赵光义,赵光义来了之后,烛影下来回走,此时听见斧声,随后太祖驾崩。
哪个是真的?
我倾向于后一种。
宋初,对宦官控制极为严格,如果像文莹所说,那便是事发突然,天突然变了,太祖爷突然邀请弟弟喝酒,那么在当时对宦官如此苛刻的情况下,赵光义能在区区饮酒的这段时间里安排好一切,当然可以说能力过人,但是可能么?须知,谋杀,是要事先安排好的,不是几小时时间里就可以井井有条的,而且赵匡胤为什么要说“干得好”?他事先知道赵光义要谋害他?以老赵的性格,明知要死还那么大气度,当他是革命烈士么?
对这件事,还有第三个版本,那就是司马光,司马光对宋太宗可以说是极力掩护,他写了个《涑水纪闻》,以他的角度,记载了这件事,他说是宋太祖先死,而且是猝死,死后,宋皇后派王继恩去找赵德芳,而王继恩却找来了赵光义,以这个情节来看,第一,太祖不是被谋杀;第二,确实是赵光义抢了位置。
不管司马光如何辩解,赵光义争位,是事实,事情的焦点就在:到底太祖是被杀,还是病故。
这个问题,我认为几乎不用讨论。
1、 既然赵光义的位置是抢来的,可知他事先安排了多少机关人脉,才得以在关键时刻抢先一步入宫,他怎么就把时间掐得那么准?若不是事先预知太祖的死期,王继恩敢大模大样的,抗旨将赵光义找去么?
2、 赵匡胤从发病到死亡,才三天,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宫内慌乱,是正常的,按我们看到的却是:宦官王继恩有条不紊的找来了赵光义,可见他并未慌乱,宋初对宦官异常严苛,王阉人却为何胆量独大,做错事情还那么悠然?答案只能是一个:局面早已经被赵光义控制了。但国无二君,赵匡胤的威望,当然高于赵光义,局面怎么会被赵光义控制呢?只有一个结论:他早知道赵匡胤会死。
早知道皇帝会死,又故意错找光义,说凶手不是赵光义,谁都不信。
还有个替赵光义辩护的说法,说赵匡胤活着的时候,有一次,被其母杜太后叫去,杜太后问他:“你怎么当得皇上啊?”赵匡胤说“祖宗恩德”,杜太后说不是,若非周世宗留下孤儿寡母,你怎能取天下?所以你该将皇位传给弟弟,以免你死后儿子太小,又被别人篡位。
这么着,赵匡胤写了遗诏,令赵光义即位。
标准的胡说八道,赵匡胤俩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前面说了,赵德昭在为征太原的军人讨赏不成之后,惊惧自杀,赵德芳呢?
赵德芳出生于公元959年,赵匡胤死时,已经十七岁,这么大的一个小子,与当初周世宗柴荣之子柴宗训岂可同日而语?所谓杜太后比赵匡胤写的那封遗诏上的假设,根本不成立,难道说赵匡胤估摸不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明知再过十几年自己死时孩子会长大,还立此遗诏?而赵德芳在其兄赵德昭死后不久,也郁郁而终,这又是为什么?
再有,光义即位后五年,此遗诏才被拿出,非常不合逻辑,按理说弟弟即位本来就难以令人信服,若有遗诏,应当场拿出,岂有五年后拿出之理?
宦官王继恩滞留蜀中,酿成大祸,回来后,太宗并未责怪,也未加罪,又是为什么?宋太宗是不宠信宦官的,以他的狭隘性格,连给王继恩说好话的都治罪了,却独独不给王本人降罪,是否有些意外?莫非他手里抓着什么把柄?否则为何太宗死后,真宗皇帝三下五除二,便流放了此阉?
历史一向是很押韵的,也许死无对证的事情在学术界会成为千古之谜,但在每个人的心中,我相信有杆秤。
至于“斧声”,我建议还是别想得那么残忍的好,绝非赵光义拿着斧子砍死了哥哥,而是事先给太祖服了毒,所谓“柱斧”,是皇帝权力的象征,用水晶做成的一把小斧子而已,打碎个花瓶还可以,砍死人就太夸张了,要是赵光义用这个下手,顶多把赵匡胤的头砍出一青包。
点评到此,话说回来,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宦官的确又变回了皇权的附属物,王继恩虽阴险,但还是被赵光义玩在股中,干这么大的事,让他配合他便配合,后来征蜀,不给他官他也没法,王继恩手握把柄还是这待遇,可想而知其他阉人又当怎样,所以宋朝,其实没有“强阉”可言。
有趣的是,宋朝虽无强阉,终其一朝,却屡出武阉,比如,童贯。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8-12-02 21:55
书接上回:
宋神宗年间,西北边境上有一大阉帅,姓李名宪,此阉能征善战,与西夏、羌族打了个扳平,后因虚报战功被罚,哲宗时贬死于寓所。
阉帅虽死,阉将还在,北宋武阉辈出,纵马持戈者,未必是须眉,这阉大帅李宪有个义子,姓童名贯,他与李宪不同,李宪性情刚猛,喜欢谈论边事,童贯则天生谄媚,喜奉承事,年纪轻轻的,便与皇帝亲密无间。
这要是放在唐朝,他就是神策军中尉,可宋朝不行,宋朝大臣的权力非常大,京师重地,绝不可能将生死系于一个阉人身上,所以童宦官虽然得宠,却无缘兵权。
大宋朝哲宗皇帝在位时,阉人的地位丝毫没有提高,虽然也可以做做监军,威风几下,但要想咆哮朝堂,闪电一把,恐怕没这个能耐,究其根本,两个原因:外戚掌权、新党横行。
神宗时,王安石变法,称新党,后被旧党变了天,司马光使出砸缸的力气将新法全盘废除,其中支持他的,就有神宗他妈高太后,神宗一死,哲宗即位,即位时刚十岁,高太后垂帘听政,因此在哲宗前期,外戚风头甚劲,宦官闹不起来,那高太后做事十分雷厉风行,远非东汉何后可比,皇帝都抬不起头,何况人妖?好不容易熬到高太后死了,阉人们还是低声下气,为什么呢?
还得怪高太后。
高太后出身贵族,其曾祖,就是名将高琼,母亲,是曹彬的孙女,这样的背景,拿谁放在眼里?王安石变法,高太后怀旧情结爆发,死命阻挡,终于神宗死了,她怕孙子重复儿子的老路,便拼命把持权力,本想将哲宗教育成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谁知矫枉过正,弄出个逆反心理极强的皇帝来,她一死,没人管的哲宗就撒开了欢,出于报复心态,凡是高太后说对的,他都说错,凡是高太后反对的,他都说对,将尚健在的王安石新党成员全部官复原职,司马光一系个个流放广东,就连早成了棺材瓤子的司马光,也给贬了三级。
这一下党争纷起,新党得到了皇帝的全权支持,这种情况下,哪个阉人敢来蹚浑水?
终于哲宗也死了,徽宗即位,这个娃儿可是风流天子,喜写诗,能作画,就是不会理国,为了他那风雅绝伦的爱好,还专门在杭州设了个“明金局”,此局的职责,就是替他搜罗山水字画,由于徽宗个性舒雅,没有经历过神宗和哲宗那样的政治风暴,所以他的性格是很生活化的,也就是说,他不喜欢政治,喜欢玩。
这个喜好只要一开张,宦官就有了用武之地。
当时明金局的负责人,就是童贯。
皇帝要的东西,自然得宫里的人去找。
问一句,为啥要童贯去负责?
因为此阉能文能武,读过四年私塾。
跟着干爹打过仗,跟着老师念过书,模仿古龙的语气:好阉,的确是好阉。
虽是好阉,可岁数不饶人,神宗年间的年轻宦官,到徽宗时,已经快五十了,五十岁,再不搞点事,这辈子就过去了,所以童大阉人赶紧抓住机遇,以图在后半辈子蹭出些火花。
在杭州的日子里,他经常为搜集字画而徘徊于文人墨客之间,就这么着,认识了一个人——蔡京。
蔡京,名人,接包大人的班,做过开封府尹,王安石变法时,他跟着王大人走,司马光砸缸时,他跟着司马大人走,两面倒,老油条,最后新党也不鸟他,旧党也不睬他,把他给贬去杭州了。
杭州名人多,就有附庸风雅的童贯,蔡京从神宗时代就在京师里混,哪能耐得住寂寞?便和童贯好上了,童贯是什么人?那是皇差,眼高于顶,蔡京为得到童贯的青睐,可是下了大本钱,整日介陪着童大人郊游,墨宝字画,什么名贵买什么,折了大本,只省了逛青楼,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童贯满载而归,回京后大说蔡京益处,徽宗一高兴,把他一步步给调回京城,做了尚书左丞、右仆射。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