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太监往事——那些不是男人的男人们 第96节

点击:


如此一来,王振向瓦剌伸手要好处,也就顺理成章了。

好处怎么给呢?

每年瓦剌使者来朝贡,都要额外给王振一份,而王振也乐得还个人情,拿国家的钱,对瓦拉诸位大使厚加赏赐。

赚的是自己的,花的是公家的,这种生活很惬意,不但王振觉着幸福,瓦剌使者也一样,既然每次都能在王太监这儿得到一大笔好处,不来白不来,于是来朝贡的蒙古使者越来越多,最多的一次,足有两千人。

两千人?就是两万,也照赏不误,钱不是问题,问题是王太监个人满足了没有。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在王公公的吸引下,又有一大批瓦剌使者到了北京,这次来讨赏的足足两千五百人,号称三千。

他们按照老规矩,先去拜谒王振,给了他一大笔钱财,尔后,等着王振用国库的钱还给他们更多的赏赐。

但是,这次事情有了变化。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9-01-15 09:11
书接上回:

王振非但没有对他们赏赐,反倒下令:清点人数。

一点名,两千五百人。

王公公生气了:两千五,为啥说三千?打赏没问题,按名额来。

于是便有五百人没赏。

随后王公公又说了:你们卖给我们明朝的马,又难看又不好用,凭什么这么贵?从今儿开始,降价五分之四!

瓦剌使者们都愣了,这王大太监怎么了?以前不都配合得挺顺么?

对了,正因为以前配合得很顺,今日便不顺了。

瓦拉是个游牧民族部落,什么叫游牧民族?就是农耕民族的抢劫者。瓦剌除了牛马,便是帐篷,无农业,无手工业,无金融业,主要收入模式有三类:牲口贸易、明朝的赏赐、抢劫。

牲口贸易也就是边界的马市,赏赐就是每次来纳贡后,明帝国回赐给他们的财富,注意,这笔财富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他们交上去的贡品,如果这两项还是无法满足瓦剌贵族的胃口,便只有一种办法——抢劫,侵略明朝边境,劫掠明朝边民。

英宗即位后,瓦剌对明朝的骚扰一直没停过,但由于一直在贿赂王振,所以明军虽有心作战,却因王振对瓦剌的袒护而无法行动。

时间久了,不满的人越来越多,有大臣,有边关守将,有士绅,他们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王振渐渐顶不住了,于是他决定,给瓦剌首领也先一点颜色看看,让他收敛一下,所以这次才突然变脸,钱也赏得少了,马价也给降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瓦剌首领也先的颜面扫地。

颜面扫地的结果是就是,他大怒,然后发兵攻明。

后果很严重,但王振很镇定。

虽然他很贪,虽然他很蠢,虽然他根本不会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但他却很有底气,因为他知道,明军很强大。

他告诉明英宗,没什么大不了,成祖朱棣曾几次亲征蒙古,夷人早就吓破了胆,所以只要你亲自率军,肯定打胜仗。

朱祁镇一听便懵了。

他是温室花朵,虽说人还不错,但和祖上朱棣可是天壤之别,朱棣自幼随军长大,见过的人头比吃过的饭还多,他朱祁镇是干什么的?领兵打仗?从未想过,因此英宗就犹豫,去不去?

王振一力怂恿:陛下,北宋辽兵进犯,宋真宗御驾亲征,千古美名啊!

这话说得中听,英宗的心动了,是啊,这要是打胜,我也算一代明君呐,再说了,几十万大军护身,能有什么危险?就算也先胆子再大,还敢对几十万人动手动脚?好,朕就去一趟瞧瞧。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9-01-15 16:13
书接上回:

古代打仗,一般都选秋末或者冬天出发,为的是天气凉爽,粮草充足,而王振选择出兵的季节,却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天热得冒烟,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王太监竟动用了五十万大军,后勤辎重准备时间——两天。

两天,不要说粮草,就是武器能配齐都谢天谢地,但王太监都不想这些,他只考虑一个:人多就是优势,吓都能把敌人吓跑。

王振没打过仗,他这么想很正常,英宗也没打过仗,所以他支持王振也很正常。

此时皇权占了上风,大臣们谁也阻止不了,两天后,眼睁睁的,看着五十万人出发了。

武器,现凑的,骡马,现牵的,粮草,现拉的,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却被王振视如儿戏。

此次作战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这五十万人的核心,明朝的王牌部队——京师三大营。

这三大营,是朱元璋亲自设立的,分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五军营由京师禁卫军和中都留守司及山东、河南、大宁三地卫所精英组成。

三千营都是马军,乃是骑兵里的精英,当初朱棣征蒙古时,没少和蒙古骑兵死磕。

神机营最厉害,清一色的火器,不是鸟铳就是火炮,战斗力极强,朱棣征蒙古时,神机营往往率先开火,让蒙古骑兵吃尽了苦头。

皇帝亲征时,三大营环列御帐周围,一般是神机营在外,三千营在中,五军营在内,敌人来袭,先开火远射,再马军冲击,再步兵掩杀,这种作战方式是成祖朱棣的拿手好戏,对骑兵的杀伤力奇大,蒙古骑兵至少有五次,惨败于此法之下,且每次都是几万马队。

如今,精锐的三大营尽数让王公公拉了上去,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再厉害的部队,也不能没粮,人不吃饭是无法打仗的。

可是真的没粮,因为只准备了两天,粮食根本没怎么带。

即便强如三大营,也受不住了,都是猛男,饿着谁受得了?
更倒霉的是,下雨了。

一连几天的大雨,五十万人个个落汤鸡。

然后,天气终于凉快了,但对于饿着肚子浑身湿淋淋的明军来说,这种天气不是好兆头,这意味着他们会很冷。

饿、冻、湿,五十万人就这么强忍着,去作战。

铁人也受不了。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大同,等走到大同的时候,这些京师王牌已经饿得不像样子,困乏无比,不要说瓦剌骑兵,就是寻常百姓组织起来,也能轻易击败他们。

作者:电脑前的红椅子 日期:2009-01-16 16:13
书接上回:

明军到来的消息,也先早就知道,一开始,他见对方有五十万之众,着实一惊,便派探马跟着明军,随时汇报情况,后来听说明军无粮,军心已乱,他有心打,却又有顾虑,毕竟是五十万人,就算站着让你砍头,也得砍上一段时间,思来想去,他有了主意,下令:部队后撤。

本来大同是被也先围住的,王振他们一到,也先居然退了,实在是令人高兴,于是王太监下令:继续追击。

全军哗然。

本来就没吃饭,走路都打晃,寻思着到了这里打打牙祭,现在怎么着?追击?快饿出人命了,凭什么追?

不要说三大营,就连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都不干了。

这郭敬和王振本是一伙,王振向瓦剌索取贿赂的时候,郭敬也没少沾光,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王太监风头旺,郭太监自然唯他马首是瞻,眼下却是两国交战,郭太监到底是打过仗的,权衡利弊之下,觉着不能任由王振胡来,便出面干涉,他把前些日子瓦剌骑兵来去如风,凶狠无比的情况全和王振说了,并告诉王太监,再往北走,一定中埋伏。

郭敬也是太监,别人的话可以不听,同行的话不能不理,王太监思索半日,觉着行了,差不离了,反正瓦剌也退了,兵也出了,虽说一路上连饿带冻,死了不少,但此次出兵的目的达到了,大同之围不是解了么?算了,见好就收吧。

他传令:撤军。

注意,他是进入大同的第一天,便宣布撤军的,也就是第二天撤军,粮草,是几乎没有补充的。

在王太监眼里,部队就好比一群羊,想怎么赶,就怎么赶,而且他认为人是不用吃饭的。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他把部队迅速带回北京,也许后果还不至于不可收拾,但他突然灵光一现:干嘛不借机去自己家乡走走?

他老家在河北蔚县,想当初王振就在这里穷得叮当乱响,就差当裤子了,如今腾达了,他要去显摆显摆,结果明军改道四十里,就往蔚县走,假设此时一路走过蔚县,再往北京赶,局面可能还是不会到不可挽留的地步,可是,走到半路,王太监又改了主意:改道由河北宣化走。

怎么又改了?

因为蔚县有庄稼。

王公公虽然很不是人,但却很爱自己的家乡,常言道谁不说俺家乡美,想到蔚县遍地的金黄,老王有了顾虑,心说这么多人,还不得把庄稼都踩坏?还是走宣化的好。

于是部队又改道往宣化走。

这么一折腾,瓦剌骑兵追上来了。

也先一直在明军后面跟着,明军的状况,他清清楚楚,本来他打算在明军进入险要关隘之前干他一票,却发现明军在兜圈子,不由大喜,因为这么一来,留给瓦剌骑兵的时间是非常充裕的,也先从从容容的布置好作战计划,派出各路兵将,风驰电掣般追击而来。

疲惫不堪的明军大乱。

王振一连派出两路人马去阻截瓦剌军,结果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然后他吓得要死,领着几十万人拼命逃跑,终于跑到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地方——土木堡。

土木堡,距离河北怀来县城仅有二十里。

也就是说,王振他们其实是可以入城抵挡的。

但王太监说,不,我就要在这里扎营。

理由:辎重车没到。

这是个相当荒唐的说法,因为敌军就在后面,将士疲惫厌战,此时还顾得上什么辎重?

但王太监一定要等,因为,他沿途搜刮的财物都在这些辎重中。

没办法,扎营吧,全军在土木堡扎营。

这时有人说了,此处离居庸关不远,大军扎营可以,但请皇帝去关内避避风。

王振不让。

为什么不让?因为这个主意不是他出的,功劳不可让他人抢去,所以即便有理,也不许实施。

于是所有人饿着肚子,就在土木堡硬挺着。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