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中国红灯区纪实 第15节

点击:


当地人说,B 镇抓吸毒抓得非常狠,也非常见效,因为人们一致认为,吸毒没有一样好。可是禁娼却是官样文章,因为嫖娼卖淫不像吸毒那样招人恨。妈咪mei姐也证实了这种情况,因为她最担心的是阿li小姐,怕她因为吃白粉被抓起来,而不是因为卖淫。阿li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她曾经说过,平常她都不敢一个人上街,因为联防队知道她吸毒,就算她什么也没干,也可以随时把她抓走。

B 镇的禁娼,仅仅限于镇区之内。当地的一位农村老太太说:镇区抓" 衰妹" ,但是养" 小的" 却不管。在农村,连" 衰妹" 也不管。农村从来没有人来查过。可是许多小姐实际上就是住在镇区附近农村的出租房里。

当地人说,B 镇是只抓小姐,不抓嫖客,因为嫖客里香港人或者海外来人很多。

笔者所访谈的小姐们也说是这样。但是一位工厂里的保安却说:怎么不抓?我们厂里就有一个打工仔,找过小姐。后来那小姐被抓了,把他供出来,可是又说不清他的真名实姓,联防队就专门带着那个小姐来厂里认人。我们(工厂的保安们)都气了,就让那个打工仔跑了。后来他吓得再也不敢回来了,听说回老家了,连自己的工钱都不要了。

小姐被抓以后,一般是罚款3000元就放人。小姐自己身上当然不会带这么多钱,所以被抓以后,小姐可以随便打电话或者捎信,叫别人来交钱。联防队相信,她总会找到某人替她交钱的。如果小姐说在当地没有人会来交钱,那么可以通知她们在老家的父母。据说也真有父母被千里迢迢地叫来的。如果一直没有人来交钱,小姐就一直被关着,没有什么期限。当然,有些小姐实在太" 衰" ,怎么也不会有人来交钱。那么她们就会被吊销暂住证,永远逐出B 镇,甚至连身份证也被扣下。但是小姐们说,这也没关系,在三角洲一带,一个假身份证才卖500 元。

就连妈咪也会被抓的。据mei 姐说,1996年10月,她被联防队抓走了,罪名是拐卖妇女(并不是卖淫或者组织卖淫),其实也是只要交3000元钱就放人。可是她认为,自己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就死抗着不找人。一个星期以后,是阿li她们几个小姐一起凑的钱,才把她要出来。

mei 姐分别两次说起过这件事。第一次主要是表达对联防队的愤恨(正因如此,笔者不公布她所讲的大部分细节);第二次却是一种人生的感叹。在她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歌舞厅老板没有帮她,日本客人兼朋友也没有帮她,却是自己手下的小姐们齐心合力救了她。

那么,她为什么不走走关系呢?为什么后来不赶快跟联防队的人拉关系呢?mei姐的话,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联防队的运行机制。

mei 姐说:我又不傻,当然懂这个。可是没用。联防队的许多人我都请来过,都让小姐们免费跟他们出台。可是×叔(联防队的一个小头头)一开始就对我讲:这些没用。我们该抓你还是要抓你。你如果想拿这个来威胁我们,你就太傻了。你也别想拉住我们中间的某一个人。到时候,谁说也没用。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了,是一根绳。你懂吗?

阿ying小姐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这一点。她刚来时,被联防队连着检查了几次。虽然平安无事,但是毕竟惊魂未定,就求当保安的表哥走走关系。可是表哥也说没用。联防队都是本地人,专门收拾外地人,连工厂的老板都说,很难打通关系。

此外,笔者在对当地人的访谈中,发现本地人对联防队的印象也很好,而且都为本地的治安特别好而自豪。虽然有一人说到,其实还有一些案件没有破,但是那口气并不是发牢骚,而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综合起来,笔者估计,B 镇的联防队已经达到了一种目前中国最理想的境界。

首先,他们有实绩,就是治安状况整体良好,因此可以一俊遮百丑,没有人会追究他们对小姐的治理。所以mei 姐觉得受了那么大的冤屈,也只能私下倒倒苦水。

其次,他们实际上是代表着本地人的整体利益,主要去治理各种各样的外来人。

他们是真正的子弟兵,是本社区的" 御林军".否则,这么大量的外来人口,尤其那些海外来的" 强龙" 们,恐怕早桶袯镇的社区给淹没了,甚至给" 颠覆" 了。

第三,B 镇商海汹涌已有多年,香港的影响又无孔不入,所以他们可能是吸收了电影里香港警察和黑社会的双重经验,建设起了一个目标明确、组织严密、相当封闭的坚固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外人很难把其中的一个成员拉下水,更难以改变这个共同体的整个方向。

第四,这个共同体在当地文化氛围之中,早已想清楚了所谓" 腐败" 的问题。

在这样的文化里,联防队恐怕觉得,妈咪和小姐拉人下水的那些雕虫小技,根本就不是腐败,也许只是天经地义的上贡而已。所以这根本不可能用来引诱或者威胁联防队这个利益共同体。所以他们觉得妈咪和小姐很嫩,需要开导一下。

第五,这个共同体拿得起,放得下,具有理性。

在大局利益面前(例如统一抓小姐时),不仅舍得牺牲个别成员的利益(如果有人真的被拉下水),而且舍得放弃其他的局部利益(如果真的因此而得罪一些人)。

如果笔者的估计大体属实,那么这就是B 镇为什么能够做到既不懈地禁娼,又有" 红灯区" 实际存在的社区内部的原因。

第二章 “路边伴生型”:华南腹地某开发区

本章所描述的,是华南腹地某工业城市边上的一个新兴开发区(以下均简称为开发区)里的" 性产业" 的情况。笔者于1997年3 月1 日到16日,对该开发区进行了社区考察。

笔者的一位朋友给予笔者很大的帮助。出于他本人的意愿,这里不提及他的姓名与作用。

第一节 社区概况一、地理这个开发区紧贴在那个工业城市的边上,与市区仅是一江之隔。它距离市中心和火车站都是8 公里,距离民航机场15公里。市区有公共汽车可以直达这里,只需要半小时。

这个开发区的交通非常方便。通往那个工业城市的一条一级公路和一条二级公路,在进入该城市地界之前,就是在这个开发区里合二而一,然后直达市区。

这个开发区还紧挨着江边,水路交通也很发达,3000吨的客、货轮可以常年通往沿海地区。早些年的时候,许多货物都在这里进行水陆联运或者铁路与公路的联运。

这里离那个工业城市实在是太近了。尤其是这些年来城里不停地扩大市区,住宅区已经快要盖到那条江的对面了。交通也更加便利了,江上的大桥修了两次,现在已经足够宽阔与通畅。城里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跑到这里来,甚至有些人每天都到这里来买菜。就连市区的公共汽车,其实也是过桥之后,在这个开发区的地界里掉头开回去的。

此外,正是因为它是进入城市的最后一站,而且吃住都比城里便宜,所以过往车辆都不由自主地要在这里停靠一下,还有许多车辆干脆就停放在这里,然后人坐公共汽车进城里去办事。所以早在80年代初期,这里的农民就开始经营路边店,近年来更加兴旺。

开发区的背后,是一大片绵延数十里的山林。过去没有什么名堂,可是80年代里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虽然开发区自己没有一寸土地是在森林公园之内,而且实际上路途遥遥,但是它却大肆宣传自己" 背靠" 这个国家森林公园,似乎也具有风景胜地的意思。它还改变了自己原来的地名,用背后的一座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很风雅的。

二、经济这个开发区原来是一个农村的镇,只有4000左右人口。早在1992年3 月,省政府就决定建立这个开发区,就是因为看中了这个地方的交通便利,又依托着那个工业城市,因此试图在这里建设起一个高新技术的工业区。1992年7 月,经过隆重的庆典,开发区正式破土动工。

开发区的辖地有20平方公里,规划中的城市中心区有4 平方公里。开发区的经济原则是:本地区连一分钱都不投入,一切市政建设都靠卖地皮的收入,一切发展都靠引进的资金。根据开发区的官方统计资料,到1996年年底,已经有700 多家企业进入了开发区,而且外资独资或者合资的有将近100 家之多。其中最大的几家投资者,每家的投资额达到3000万元到1 亿元之多。开发区所引进的资金总额,已经累计达到15亿元人民币。

可是实际上,直到笔者1997年春天前去考察时为止,经过漫长的4 年多的开发,开发区可以用来显示其成就的东西实在是不多,而且它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已经被扭转了。

首先,开发区里到当时为止,仍然没有建成和投产任何一个像样的、有价值的工业企业。

在规划中和宣传材料里,这里应该建成一个小型钢铁企业、一个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一个车辆组装厂、几个轻工业和饮食加工企业,还应该有一批乡镇企业。

可是前两个较大规模的企业,一直在不断地宣布将要从那个工业城市搬迁到这里,而且一直处于在搬迁之中,何时真的正式开始生产,谁也说不清。况且,这两个企业也不过是一般化的企业,与高新技术毫不沾边。至于其他企业,有的下马了,有的无声无息了;所以,在开发区先后编印的不同的宣传材料和广告上,关于工业与技术的部分总是变幻不定。

据笔者现场考察,到那时为止,实际上真正已经开始创造工业生产价值的企业,只不过8 家而已。其中能够拥有100 个以上工人的企业,其实就是纸业厂、饮料厂这两家。

其次,引进的资金虽然不能算少,但是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投入了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结果,开发区里虽然确实是新楼一片片,但是几乎都是住宅楼和商业楼。

这片商住楼区,从华南腹地的一般水平来看,确实是足够宏伟壮丽了。它沿江矗立,井井有条,错落有致,色彩斑斓,设计上也足够新潮。它与碧蓝的江水交相辉映,很有一些风韵;在宣传材料的照片上,就更像是乐园。

可惜,对这个" 经济技术开发区" 来说,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第三,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上了路。中心区的面积已经达到2 平方公里还多,房屋总面积已经超过40万平方米,还建起了两条中心干道、变电站、自来水、邮政系统和程控电话。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更像是为一个商业住宅小区服务,而不像是在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