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怎么样呢?十天后,他的胃发生大出血,被切除三分之一。一个月后,他的儿子死去。
可是,他不后悔,因为他与死亡作了宁死不屈的斗争,而没有做死亡的同谋犯。
我是在妞妞死后读到这个故事的。
面对死亡同谋犯的指控,我无言可辩。
六
人生有种种选择。对于幸运儿来说,选择是面对诸多机会的主动进取。对于冒险家来说,选择是孤注一掷的赌博。对于苦难者来说,选择却是不可自拔的困境。
山谷里的路分成几股1每一股都通往一座宝山,区别只在于宝藏的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我选路时也许颇费斟酌,也许不假思索,我的心情也许兴奋,也许放松,都谈不上选择的困境。
我站在悬崖上,对面是一座宝山,中间隔着无底深渊。悬崖离宝山只有一箭步之遥,如果纵身一跃,可能跳上宝山,也可能跌下深渊。在这种情况下,我也许冒险一试,也许转身走开,仍然谈不上选择的困境。如果背后有追兵断了我的退路,我不跳必死,跳有一半希望跃上对面的山头获救,则我多半会跳。这已是一种困境,但不甚严重,选择毕竟是容易的。
我仍然站在悬崖上,背后是追兵,面前是深渊,但并无可供我冒险一跳的另一座山。我要逃避追兵,就只有葬身深渊。我若拒绝跳崖,就只有死于追兵之手。这时我才真正陷入了两难之境。
由此可见,选择的困境包含两个要素:第一,选择不可逃避;第二,可供选择的方案均不能接受。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既不能逃避又无法进行的选择。欲作选择,进退维谷,欲不作选择,又骑虎难下。由于诸方案在同等程度上不可接受,使选择失去了实际意义。然而,不作选择则意味着诸方案之一仍将自动实现。在这样一种困境中,命运的概念便油然而生。由于选择的权利是虚假的,人们就拒绝承担选择的义务,听天由命,把选择的困境还原为一种命定的厄运了。苦难者不再摆出选择的夸张姿势,宁愿神情麻木地站在受难的高冈上,因为麻木就是他的本来面目。
大卫王获罪上苍,那和华便命他在饥荒、瘟疫、战祸三种灾难中选择一种。仁慈的那和华并不直接降灾于他,而是先把选择作为一种更严厉的惩罚强加于他。选择意味着责任,那和华藉此把本该由他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无辜的人类了。聪明的大卫王拒绝承担这个责任,他说:"我很为难。我宁肯落在那和华手里,因为他有丰盛的怜悯,不愿落在人手里。"他用谦卑的奉顺堵住了那和华的嘴,巧妙地把选择之球抛回给了那和华,即抛回给了冥冥中的命运之神。于是,有着丰盛的怜悯的那和华便降瘟疫于以色列国,使七万人死于非命。当然,这七万冤魂是没有理由责备他们的国王的,因为这灾祸乃是天命,而非大卫王的选择。
事实上,大卫王还是作了某种选择,他不愿落在人手里,从而排除了战祸。《圣经》以此讽刺人类的残忍往往要超过无常的大自然。一个恰当的例子是《苏菲的选择》。法西斯匪徒抓住了一个母亲和她的两个孩子,决定当着她的面杀死两个孩子。在行刑前最后一刻,匪徒突然允许她留下其中一个孩子,命她作出选择。她当然无法选择。但这个选择是不允许拒绝的,如果拒绝,两个孩子都要被杀死。于是,选择转换成了这样的形式:是丧失一个孩子,还是丧失两个孩子?对于任何一个有清醒理智的人来说,在这两者之中作出选择都并不困难,保存一于总比两子皆死要好一点。可是,选择丧失一子的前提是必须决定丧失哪一个孩子,问题又回到了前面的那个两难选择。这位母亲出于本能死死抓住两个孩子的小手,一个也不肯放弃。枪响了,两个孩子应声倒毙。可以想象,这位母亲事后会悔恨不己,懊悔自己当时不够冷静,否则至少可以保住一个孩子了。事过境迂,她忘记了那个绝对无法选择的困境。
让妞妞瞎,还是让她死?一个父亲的本能的反应是:不,都不!他紧紧搂住他的女儿,既不肯交出她的眼睛,也不肯交出她的生命,结果是两者俱失。他的确极不明智,可是让我原谅为人父母者在这种情境中唯一可理解的态度吧。苦难者有权拒绝荒谬的选择。
--------------------------------------------------------------------------------
第十二章 磕着了
一
妞妞感到疼。嘴里,鼻子里,头颅里,到处都疼。右侧脸蛋疼成一片。尽管她的嫩小的生命已经饱受病痛折磨,还是不曾这样疼过。她想忘掉疼,竭力想些平时感兴趣的事,可是她发现她现在并不感兴趣,因为她疼。她不停地哭喊:"找抽屉,不找抽屉,喝水,不喝水,珍珍抱,不要珍珍抱,听小晶晶,不听小晶晶……"她不知怎么是好,没有一样东西能使她不疼不难受。
"磕着了!"她一遍遍哭诉。很久以前,有一回,她磕在床架上,哭了。妈妈一边抚慰她,一边问:"妞妞磕着了,是吗?"她记住了这个词。她不明白她的疼是肿瘤造成的,这肿瘤在她出生时就已经埋伏着,现在正凶猛地向整个头部和身体扩散。她太小了,不可能明白。她认定她又是被什么东西磕疼了。绝大多数成年人至死也不曾经历的癌症的剧痛,她在短促的生命中都遭受了,可是她只会说:"磕着了!"
也许她的理解并不错。打一生下来,她就是一头受了致命伤的小鹿,被抛在悬崖上,在磷峋的岩石堆里磕磕碰碰。此刻她正掉下悬崖,向深渊跌落,一路被崖壁的利石刮得血肉模糊。
我伸出手掌,一只小鸟飞来停在我的掌心上。她是一只被毒箭射中的小鸟。她扑闪着稚嫩的翅膀,渴望飞向蓝天,却一次次跌落在地上。毒性发作,最后的跌落。
生命从无中来,通过这个世界,又走向无。脆弱、敏感。稍纵即逝的生命,坚硬、冷漠、亘古永存的世界。生命和世界,多么不同的东西。当生命通过世界时,怎么能不被磕着呢?愈是纯粹的生命,就愈容易被磕着,愈遭到这个世界的拒斥。妞妞不明白为什么世界总是磕着她,磕得越来越疼。疼得受不了。她不明白为什么有爸爸妈妈领她通过这个世界,还总是让她被磕着。她太疼了,紧紧抓住爸爸的胳膊,忽然想起爸爸说过想办法,于是哭喊道:
"妞妞磕着了,好爸爸想办法,想想办法!"
我搂着她,无言流泪。面对她的无法解除的疼痛和无可逃避的毁灭,我羞于重复这谎言。
二
放疗之后,妞妞的病情只稳定了两个月。从九月中旬开始,她越来越频繁地哭诉:"磕着了,磕着了!"
这天夜里,她几乎通宵不眠,刚睡着就立刻哭醒,不停地喊:"磕着了!"雨儿觉得她有低烧,想给她量体温。她挣脱,喊道:"不行!"然后仍诉说:"磕着了。"皱着眉,闭着眼,神情极为痛苦。有时使劲揉鼻子。
第二天仍是这样,不肯喝奶和进食,哭叫着:"磕着了,谁干的!他妈的!"时而安慰自己:"磕着了,没事——没关系。""爸爸疼小妞妞——好妞妞——心肝妞妞。"
中午有一小会儿的平静,吃了几片桃。一边吃,一边自言自语,夹着"勇敢"、"真棒"、"高兴极了"等词语。可是,马上又喊"磕着了",呻吟不止。
我一直抱着她,她轻声对我说:"爸爸疼,妞妞哭。"
她好几次喊:"怕!怕!"我说:"妞妞不怕。"她哭得更凶了:"怕!妞妞怕!"我不禁也放声哭了,她便大喊:"勇敢!勇敢!"
此后,她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仍是伶牙俐齿,笑声欢语。但是,隔四五天便要发作一次,哭喊"磕着了"。经过放疗,眼睛的情况一直稳定,因此我们无法判断她哪里疼。有时候她自诉:"肚肚疼。"我们怀疑是肿瘤转移到内脏所致。带她去请眼科儿科、肿瘤科专家检查,却又均没有发现转移的迹象。
我的可怜的妞妞,她精神委靡,流着鼻涕,哭得那么伤心。我抱着她,她把小身子紧紧贴在我身上,听着我的温言细语,渐渐平静了,忽然有了呼应,自怜他说:"娇。"我说:"是呵,妞妞娇,妞妞是爸爸的命根子。"她听到"命根子"这个新词,笑了,连连喊"命根子",高兴了一小会儿。
我们俩带着妞妞CT扫描的片子,登门拜访一位退休的老专家。尽管CT室在诊断书上明确写着"未见扩散迹象",我们仍不放心,希望听取更加权威的意见。老专家非常仔细地看了这些片子,然后告诉我们:"已经全部钙化,看不到活的肿瘤组织了。"
多么高兴呵,一出老专家的家门,雨儿笑,我也笑,妞妞能够活下去了!
可是,我心中仍有疑虑。这些日子来妞妞总哭喊"磕着了",是怎么回事呢?
当天晚上,我在妞妞左侧脖子后摸到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坚硬而不可推动。我知道,这是癌症转移的典型征兆。
两天后的那个不眠之夜,我从她始终张开号哭的口腔里发现了大块的隆肿,上有白色的覆盖物。翌日驱车去医院,她在车里极不安,自个儿哭喊:"一二三四五,站起来!"硬要雨儿抱她站起来,走出这辆正在飞驶的汽车。我抱着她在医院的院子里踱步,等候宣判检查的结果,她仍然极不安,不停地扭动身子抽泣。
希望彻底破灭了,破灭得不留一丝一毫。医生诊断,癌症沿颈下向口腔内大面积转移。
善良的胡大夫远道而来,给妞妞作检查,诊断同样确凿无疑。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转移和致死可有三种方式:脑组织受累;肿瘤侵犯鼻咽腔引起吞咽困难和窒息;向远处转移到肝肾和骨骼。其中,第二种在外观上最惨不忍睹,事实上也最受折磨。
妞妞的命真苦。
此刻她紧锁眉头,闭着眼,软绵绵地躺在雨儿怀里。屋里响着音乐,她在听,断断续续轻声说着短句,有时是报节目:蓝精灵——生日快乐——鸟叫了——草地上。有时由歌词产生联想:啦啦啦——拉拉好。大街上传来汽车喇叭声,她说:"车响。"立刻想起了什么,说:"阳台,舒服极了,暖和极了。"雨儿没有明白她的意思,她急了,抬高声调说:"去阳台!"雨儿抱她到阳台上,她欣慰他说:"太阳,舒服极了。"向窗户的方向使劲招手。
胡大夫走后,雨儿哭成了泪人儿。
"现在只能想,她活着也是受苦……"我试图开导她。
"我都明白。就是眼前——她还热的哪,抱在怀里,牢牢抓住你,怎么也不能想象就凉了。"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30022.html